超滤法处理油田采出水技术及其膜污染机理研究
第1章 概述 | 第1-14页 |
·油田开发技术的发展 | 第7页 |
·油田采出水的特征 | 第7-10页 |
·油田采出水的来源 | 第7-8页 |
·油田采出水的一般特征 | 第8-9页 |
·油田采出水中油类存在的状态及污染 | 第9页 |
·油田采出水的其他污染危害 | 第9-10页 |
·陕北油田采出水的污染特征 | 第10-11页 |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油田采出水处理的现状及进展 | 第14-26页 |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的现状 | 第14-20页 |
·物理法 | 第14-17页 |
·化学法 | 第17-18页 |
·物理化学法 | 第18-19页 |
·生物化学法 | 第19-20页 |
·土地处理法 | 第20页 |
·油田采出水的一般处理工艺 | 第20-22页 |
·回注处理工艺 | 第21页 |
·用作热采锅炉给水 | 第21-22页 |
·采出水外排 | 第22页 |
·采出水处理技术评价及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存在问题 | 第22-23页 |
·国内外油田采出水的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膜法处理采出水的概况 | 第24-26页 |
第3章 超滤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的试验 | 第26-39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试验装置 | 第26页 |
·试验流程 | 第26-27页 |
·试验内容设计 | 第27页 |
·超滤处理油田采出水的结果和分析 | 第27-37页 |
·超滤原理及其处理采出水的效果 | 第27-29页 |
·压力和膜面流速的影响 | 第29-34页 |
·恒定通量时,压力与时间的关系 | 第34-35页 |
·浓缩倍数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膜的清洗再生 | 第36-37页 |
·其他条件对超滤处理采出水通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进料浓度 | 第37-38页 |
·温度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超滤处理油田采出水的膜污染模型 | 第39-56页 |
·膜污染的概念 | 第39-40页 |
·膜污染 | 第39页 |
·浓差极化 | 第39-40页 |
·膜污染几种模型简介 | 第40-42页 |
·凝胶层模型 | 第40-41页 |
·渗透压模型 | 第41页 |
·边界层模型 | 第41-42页 |
·其它模型 | 第42页 |
·Field模型介绍 | 第42-46页 |
·模型的引入 | 第42-43页 |
·Field模型的推导 | 第43-46页 |
·Field模型的表示 | 第46页 |
·超滤处理采出水的膜污染模型 | 第46-53页 |
·试验数据的处理 | 第46-48页 |
·膜污染模型的评价和选择 | 第48页 |
·超滤处理采出水的膜污染数学模型 | 第48-53页 |
·试验结果的分析 | 第53页 |
·膜污染的防治 | 第53-54页 |
·膜自身特性的改进 | 第53-54页 |
·强化操作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超滤处理油田采出水的膜阻力分布 | 第56-64页 |
·试验原理 | 第56-58页 |
·膜过滤的阻力分布 | 第56-57页 |
·膜相对阻力分布的评价方法 | 第57-58页 |
·试验方法 | 第58-59页 |
·试验材料 | 第58页 |
·试验装置 | 第58-59页 |
·试验流程 | 第59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3页 |
·截留分子量影响 | 第59-61页 |
·膜材料的影响 | 第61-62页 |
·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4-66页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对油田采出水及其处理技术的评述 | 第64页 |
·试验的结论和意义 | 第64-65页 |
·建议 | 第65-66页 |
符号说明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