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动态环境下视频兴趣区的自动捕获与对焦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课题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目标捕获与跟踪技术研究现状第11-14页
     ·自动聚焦技术研究现状第14-15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视频兴趣区目标捕获第17-24页
   ·兴趣目标捕获第17-19页
     ·帧间差分法第17-18页
     ·背景差分法第18-19页
     ·光流法第19页
   ·背景维护第19-21页
   ·基于颜色梯度的目标捕获算法第21-22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兴趣目标跟踪第24-35页
   ·兴趣目标处理第24-28页
     ·基于 HSV 空间的阴影去除第24-26页
     ·特征提取第26-28页
   ·兴趣目标跟踪第28-32页
     ·卡尔曼滤波第29-30页
     ·Camshift 跟踪算法第30-32页
   ·基于颜色梯度和 Kalman 滤波的 Camshift 跟踪第32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双摄像头坐标标定第35-44页
   ·双摄像头系统介绍第35页
   ·双 PTZ 摄像机坐标标定第35-38页
   ·PTZ 仿射运动目标定位第38-43页
     ·平移向量估计第40-41页
     ·旋转角度估计第41-43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基于图像的自动对焦第44-52页
   ·聚焦窗口第44-45页
   ·清晰度评价函数第45-47页
     ·传统聚焦评价函数第45-46页
     ·改进的聚焦评价函数第46-47页
   ·聚焦搜索策略第47-49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六章 动态环境下目标捕获与对焦第52-58页
   ·系统实现第52-54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4-56页
   ·误差分析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结论第58页
   ·工作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并行粒子滤波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运动目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