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整理规划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图表目录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依据与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国外及台湾地区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2 基础理论 | 第18-29页 |
·相关概念及其区别 | 第18-22页 |
·城市.城市土地 | 第18页 |
·土地整理.城市土地整理.城市土地整理规划 | 第18-19页 |
·城市土地整理与旧城改造.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 | 第19-21页 |
·城市土地整理模式 | 第21-22页 |
·城市土地整理规划的基础理论 | 第22-29页 |
·地租理论 | 第22-23页 |
·城市经济理论 | 第23-24页 |
·土地优化配置理论 | 第24页 |
·系统论 | 第24-26页 |
·混沌理论 | 第26-29页 |
3 城市土地整理区的选择 | 第29-35页 |
·城市土地整理区选址的原则 | 第29页 |
·城市土地整理区的现状条件分析 | 第29-30页 |
·城市土地整理区选址的运作程序 | 第30页 |
·城市土地整理区选址的决策方法 | 第30-35页 |
·建设选址多目标问题的一般模型 | 第30-31页 |
·功效系数的确定及目标价值转换 | 第31-33页 |
·多目标决策综合方法的步骤 | 第33-35页 |
4 城市土地整理规划的程序和方法 | 第35-68页 |
·城市土地整理规划的运作程序 | 第35-37页 |
·城市土地整理规划的目标 | 第37-39页 |
·城市土地整理规划目标的确定原则 | 第37页 |
·城市土地整理规划的目标 | 第37-39页 |
·城市土地整理规划的原则 | 第39-41页 |
·城市土地整理规划的方法 | 第41-45页 |
·城市土地空间形态的整理规划 | 第41-42页 |
·城市土地空间结构的整理规划 | 第42-43页 |
·城市生活环境内涵的整理规划 | 第43-45页 |
·城市土地整理的现状空间经济要素分析与评价 | 第45-54页 |
·影响因素选定和分析 | 第45-46页 |
·城市土地整理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6-48页 |
·城市土地整理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8-54页 |
·整理区影响因素指标分值综合测算 | 第54页 |
·城市土地空间结构分析 | 第54-61页 |
·城市土地空间结构的概念 | 第54-55页 |
·城市土地空间结构演化的理论 | 第55-57页 |
·城市土地空间结构优化的目的 | 第57-58页 |
·城市土地空间结构的经济特点 | 第58页 |
·城市土地空间结构分析 | 第58-60页 |
·城市土地空间结构优化决策模型 | 第60-61页 |
·城市土地整理区功能定位 | 第61页 |
·城市土地整理规划方案的评价 | 第61-68页 |
·城市土地整理规划方案评价的概念及意义 | 第61-62页 |
·城市土地整理规划的评价 | 第62页 |
·城市土地整理规划最优方案的确定 | 第62页 |
·杭州市拱宸桥地块整理规划方案的评价 | 第62-68页 |
5 城市土地整理规划的实施政策研究 | 第68-78页 |
·制定实施城市土地整理规划政策的原则 | 第68页 |
·城市土地整理的实施政策 | 第68-78页 |
·城市土地整理的人口及安置政策 | 第69页 |
·城市土地整理的用地政策 | 第69-70页 |
·城市土地整理的产业政策 | 第70-71页 |
·完善城市土地市场机制的政策 | 第71页 |
·实行广泛的公众参与政策 | 第71-72页 |
·城市土地整理的资金政策 | 第72-77页 |
·城市土地整理的空间政策 | 第77-78页 |
6 杭州市拱宸桥地块整理规划 | 第78-85页 |
·杭州市总体发展情况 | 第78页 |
·整理区介绍 | 第78页 |
·规划介绍 | 第78-85页 |
·规划概况 | 第78-80页 |
·五大功能景观区特色植物的配置 | 第80页 |
·拱宸桥地块整理规划的特点 | 第80-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英文摘要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