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中水景的现状与设计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2 城市绿地水景研究概述 | 第13-20页 |
·城市绿地建设的现状 | 第13-14页 |
·城市绿地的概念 | 第13页 |
·城市绿地的作用 | 第13页 |
·城市绿地的分类 | 第13页 |
·城市绿地建设的现状 | 第13-14页 |
·城市绿地中水景的应用 | 第14-20页 |
·城市绿地水景的概念 | 第14页 |
·城市绿地水景的作用 | 第14-16页 |
·城市绿地水景的分类 | 第16-17页 |
·城市绿地水景应用的现状 | 第17-20页 |
3 城市绿地水景要素分析 | 第20-25页 |
·水景中的植物配置 | 第20页 |
·水景中的山石应用 | 第20-21页 |
·水景中的雕塑应用 | 第21页 |
·水景中的景观桥应用 | 第21-22页 |
·水景中驳岸应用 | 第22页 |
·水景中的灯光照明应用 | 第22-23页 |
·其它景观元素应用 | 第23页 |
·水景中的限制要素 | 第23-25页 |
4 上海市城市绿地中常见的水景类型 | 第25-29页 |
·静态水景与动态水景 | 第25-26页 |
·静态水景 | 第25页 |
·动态水景 | 第25-26页 |
·自然式水景与人工式水景 | 第26-29页 |
·自然式水景 | 第26-27页 |
·人工型 | 第27-29页 |
5 上海市绿地水景设计方法调查分析 | 第29-40页 |
·渊潭式城市绿地水景设计方法 | 第29页 |
·溪涧式城市绿地水景设计方法 | 第29-30页 |
·河流式城市绿地水景设计方法 | 第30-31页 |
·上海市华山路八景园前绿地 | 第30页 |
·上海市朱家角淀浦河绿地 | 第30-31页 |
·池塘式城市绿地水景设计方法 | 第31-32页 |
·上海市昌化路新闸路路口绿地 | 第31页 |
·上海市城隍庙绿地中的池塘 | 第31-32页 |
·湖泊式城市绿地水景设计方法 | 第32-33页 |
·上海市静安区华山路路口绿地 | 第32页 |
·上海世博园区后滩公园中的芦荻台 | 第32-33页 |
·喷泉式城市绿地水景设计方法 | 第33-34页 |
·瀑布式城市绿地水景设计方法 | 第34页 |
·叠水与跌水式城市绿地水景设计方法 | 第34-35页 |
·台地园式城市绿地水景设计方法 | 第35-40页 |
6 上海市城市绿地水景与其他要素的结合 | 第40-43页 |
·绿地中水景的水体建亭 | 第40页 |
·绿地中水景的水面设桥 | 第40页 |
·绿地中的水景与山石 | 第40-41页 |
·绿地中水景的水体驳岸 | 第41页 |
·绿地水景中的水生植物 | 第41-42页 |
·综合评述 | 第42-43页 |
7 城市绿地水景评价体系的建构 | 第43-49页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43-45页 |
·评价单元的确定 | 第43-44页 |
·评价因子的确定 | 第44-45页 |
·评价因子分级标准 | 第45页 |
·权重系数 | 第45页 |
·评价方法 | 第45-48页 |
·综合评述 | 第48-49页 |
8 城市绿地水景的现状及对策 | 第49-60页 |
·城市绿地水景的现状与问题 | 第49-52页 |
·水景设计存在缺陷 | 第49-51页 |
·绿地水景水源获取途径单一 | 第51页 |
·绿地水景水体处理系统落后 | 第51页 |
·绿地水景中生物多样性缺乏 | 第51-52页 |
·绿地水景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 第52页 |
·城市绿地水景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52-58页 |
·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 | 第52-53页 |
·建设节水型城市绿地水景 | 第53-55页 |
·合理利用雨水与中水 | 第55-58页 |
·综合评述 | 第58-60页 |
9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个人简介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