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宽带 IP 城域网技术简介 | 第1-14页 |
| 1. 城域网核心组网技术 | 第11-12页 |
| ·以ATM 交换机为基础建设宽带城域网 | 第11页 |
| ·利用高速交换路由器建设城域网 | 第11-12页 |
| ·利用MPLS 构建宽带城域网 | 第12页 |
| 2. 用户接入技术 | 第12-13页 |
| ·ADSL/VDSL 接入方式 | 第12页 |
| ·以太网接入方式 | 第12页 |
| ·宽带IP 无线本地环路(IP Wireless Local Loop)接入方式 | 第12页 |
|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ystem)接入方式 | 第12-13页 |
| ·移动IP 接入方式 | 第13页 |
| ·HFC(Hybrid Fiber Coaxial)接入方式 | 第13页 |
| 3. 宽带城域网的测试技术现状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宽带 IP 城域网的测试和评价方法 | 第14-17页 |
| 1. 城域网的性能测试 | 第14页 |
| 2. 城域网的流量测试 | 第14-15页 |
| 3. 城域网的用户行为测试 | 第15页 |
| 4. 城域网的安全测试 | 第15-16页 |
| 5. 城域网的功能测试 | 第16页 |
| 6. 城域网的故障测试 | 第16页 |
| 7. 城域网的仿真测试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某宽带 IP 城域网的测试 | 第17-37页 |
| 1. 流量测试 | 第18-26页 |
| ·流量测试方法 | 第18-22页 |
| ·流量测试结果 | 第22-26页 |
| 2. 安全测试 | 第26-29页 |
| ·安全测试方法 | 第26页 |
| ·安全测试结果 | 第26-29页 |
| 3. 设备测试 | 第29-36页 |
| ·设备测试方法 | 第30-33页 |
| ·设备测试结果 | 第33-36页 |
| 4. 测试结论简介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当前网络流量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37-47页 |
| 1. 马尔可夫类模型(Markov Model) | 第38-40页 |
| 2. 回归模型(Regression Model) | 第40-42页 |
| 3. 长程依赖类流量模型(Long-Range Dependent Traffic Model) | 第42-43页 |
| 4. (σ, ρ) 漏桶类模型((σ, ρ) Leaky-Bucket Model) | 第43-44页 |
| 5. 主要模型的特性对比 | 第44-45页 |
| 6. 目前研究网络流量模型的必要性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混合数据流分析及模型化 | 第47-57页 |
| 1. 数据采集系统概述 | 第47-49页 |
| 2. 数据的分析流程 | 第49-50页 |
| 3. 包速率时域变化特性 | 第50-51页 |
| 4. 包速率的概率分布特性分析 | 第51-52页 |
| 5. 包速率的均值和方差特性分析 | 第52页 |
| 6. 包速率的自相关函数特性分析 | 第52-53页 |
| 7. 包速率的频谱特性分析 | 第53-54页 |
| 8、周期性非平稳正态模型 | 第54-57页 |
| ·随机过程的简介 | 第54-56页 |
| ·周期性非平稳正态模型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周期性正态模型在排队分析中的应用 | 第57-72页 |
| 1. 排队论简介 | 第57-58页 |
| 2. 马尔可夫链的有关定义 | 第58-62页 |
| 3. IP 数据网络中的排队现象 | 第62-64页 |
| 4. 路由器性能分析模型 | 第64-65页 |
| 5. 正态混合流的排队模型 | 第65-66页 |
| 6. 有关结论 | 第66-69页 |
| 7. IP 数据网络正态混合流的排队性能分析结果 | 第69-72页 |
| 第七章 进一步的工作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 附录:排队分析的 Matlab 程序 | 第74-76页 |
| 作者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