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米秸秆吸附—包埋—交联的复合固定化方法固定微生物处理芘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多环芳烃污染的性质与危害 | 第11-14页 |
·PAHs 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 第11-12页 |
·PAHs 的来源 | 第12-13页 |
·PAHs 的危害 | 第13-14页 |
·芘的性质及危害 | 第14页 |
·多环芳烃污染的微生物降解 | 第14-20页 |
·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 | 第15-16页 |
·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机理 | 第16-18页 |
·影响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的因素 | 第18-19页 |
·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0页 |
·固定化技术在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 第20-25页 |
·传统固定化方法及复合固定化方法 | 第21-22页 |
·固定化微生物载体的分类和选择 | 第22-24页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意义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多环芳烃降解菌驯化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 | 第26-34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实验用菌种 | 第26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6-27页 |
·培养基 | 第27-28页 |
·菌种复壮及驯化 | 第28页 |
·微生物的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各菌种芘降解率的测定 | 第29-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3页 |
·菌液生物量的测定结果 | 第30-31页 |
·芘的标准曲线 | 第31-32页 |
·固定化菌株的选择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固定化载体及方法的选择 | 第34-4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4-38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34页 |
·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固定化方法 | 第35-37页 |
·固定化小球各项物理参数测定 | 第37-38页 |
·固定化小球的微观结构观察(扫描电镜分析)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最佳组合 | 第38-40页 |
·固定化小球各物理参数比较 | 第40-41页 |
·固定化方法的选择 | 第41-43页 |
·扫描电镜图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固定化降解条件的选择 | 第45-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45-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1页 |
·温度 | 第47-48页 |
·pH | 第48-49页 |
·芘初始浓度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固定化微生物小球降解性能研究 | 第52-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5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52页 |
·仪器设备 | 第52页 |
·复合固定化法固定微生物 | 第52-53页 |
·芘降解率的测定 | 第53-54页 |
·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的 SEM 微观结构观察 | 第54页 |
·芘代谢产物的测定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5页 |
·空白对比 | 第55-56页 |
·固定化微生物玉米小球对芘的去除 | 第56-59页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59-61页 |
·降解代谢产物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件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