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60页 |
生长素诱导响应基因研究进展——文献综述1 | 第10-45页 |
1. 生长素原初诱导基因 | 第10-31页 |
1.1 生长素原初诱导基因的实验研究体系 | 第10-11页 |
1.2 生长素原初诱导基因 | 第11-21页 |
1.3 生长素原初响应基因的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 | 第21-26页 |
1.4 ARF蛋白和Aux/IAA蛋白形成同型或异型二聚体,控制基因转录 | 第26-29页 |
1.5 生长素通过泛素/蛋白酶复合体信号系统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 第29-31页 |
2. 生长素受体及生长素结合蛋白基因 | 第31-35页 |
2.1 ABP1 | 第31-32页 |
2.2 ABP1的结构和生长素结合位点 | 第32-33页 |
2.3 ABP1作用途径 | 第33-34页 |
2.4 其他生长素结合蛋白 | 第34-35页 |
3. 生长素极性运输 | 第35-40页 |
3.1 生长素内运载体AUX1 | 第35页 |
3.2 PIN1是生长素外运载体 | 第35-36页 |
3.3 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机制 | 第36-40页 |
4. 生长素信号调控网络中的其它信号传递体 | 第40-42页 |
5. 生长素次级诱导基因 | 第42-43页 |
6. 小结 | 第43-45页 |
细胞分裂素的信号传导——文献综述2 | 第45-60页 |
1. 细胞分裂素受体 | 第45-51页 |
1.1 组蛋白激酶基因家族是细胞分裂素受体 | 第45-50页 |
1.2 G蛋白耦合蛋白激酶GCR1是细胞分裂素受体 | 第50页 |
1.3 玉米素67kDa结合蛋白 | 第50-51页 |
2. 细胞分裂素快速诱导响应调节基因 | 第51-57页 |
2.1 ARR家族成员是细胞分裂素快速响应的转录因子 | 第51-54页 |
2.2 AHP是细胞分裂素快速响应基因 | 第54-55页 |
2.3 细胞分裂素通过激活D型细胞周期蛋白的转录来控制细胞的分裂 | 第55-57页 |
3. 细胞分裂素其它信号传导成分 | 第57-59页 |
4.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60-108页 |
1. 引言 | 第60-6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62-76页 |
2.1 材料 | 第62-6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63-76页 |
2.2.1 cDNA文库的构建 | 第63-64页 |
2.2.2 单克隆的选取 | 第64页 |
2.2.3 质粒DNA的提取 | 第64-65页 |
2.2.4 Microarray制作 | 第65-66页 |
2.2.5 克隆的筛选 | 第66-68页 |
2.2.6 克隆的检出 | 第68页 |
2.2.7 植物组织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68-69页 |
2.2.8 人工点膜与克隆的杂交筛选 | 第69-70页 |
2.2.9 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70-71页 |
2.2.10 目的克隆序列测定 | 第71-73页 |
2.2.11 Northern杂交 | 第73-7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6-100页 |
3.1 cDNA文库的构建 | 第76页 |
3.2 利用cDNA Microarray技术筛选目的克隆 | 第76-78页 |
3.3 cDNA克隆的EST分析 | 第78-90页 |
3.4 目的基因的进一步筛选 | 第90-91页 |
3.5 外源激素诱导的早期表达基因的特征 | 第91-93页 |
3.6 基因表达的初步分析 | 第93-100页 |
3.6.1 外源激素提高HFM基因的表达水平 | 第94页 |
3.6.2 锌指蛋白基因HZF1可能为对外源激素响应的早期基因 | 第94-95页 |
3.6.3 HRZ基因的表达与激素有关 | 第95页 |
3.6.4 外源激素控制GA羟基化酶类似基因的表达时间 | 第95-96页 |
3.6.5 基因的表达受离体条件的影响 | 第96-100页 |
4. 讨论 | 第100-105页 |
4.1 对外源激素响应基因的cDNA克隆的筛选 | 第100-101页 |
4.2 对外源激素响应基因可能功能的初步分析 | 第101-103页 |
4.3 外源激素调节基因表达的模式 | 第103-105页 |
5. 结论 | 第105-108页 |
5.1 利用cDNA Microarray技术获得的大量对外源激素响应早期表达的基因序列及其特征 | 第105-106页 |
5.2 外源激素调节基因的表达模式的初步分析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31页 |
英文摘要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