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14-40页 |
1 慢性心力衰竭的西医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学的病生的新认识 | 第14页 |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 第14-17页 |
2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病因病机研究 | 第17-19页 |
·治则治法研究 | 第19-20页 |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 第20-22页 |
3 疾病管理的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疾病管理的产生背景 | 第22-23页 |
·国外一些主要国家疾病管理进展 | 第23-24页 |
·疾病管理内涵的介绍 | 第24-25页 |
·疾病管理体系在国内的应用及评价 | 第25-26页 |
4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管理体系的建立 | 第26-33页 |
·心衰慢性病管理研究的必要性 | 第26页 |
·国外心衰管理的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国内心衰慢性病管理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第28-30页 |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管理体系的建立 | 第30-32页 |
·、构建中西医结合心衰管理体系的实践 | 第32-33页 |
5 Delphi(德尔菲)法的研究进展 | 第33-40页 |
·概述 | 第33页 |
·Delphi法具体的实施步骤 | 第33-35页 |
·Delphi法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Delphi法在方法学方面的进展 | 第36-37页 |
·Delphi法的优缺点 | 第37页 |
·Delphi法在医学研究和决策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德尔菲法在中医研究中的运用 | 第38-40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第40-46页 |
1. 研究步骤与计划 | 第40页 |
2. 慢性心力衰竭管理方案Delphi(德尔菲)法调查分析 | 第40-41页 |
·设置项目评估、预测组织小组:由项目负责人负责成立并组织专家咨询小组 | 第41页 |
3 专家咨询第一轮 | 第41-42页 |
·确定专家咨询问卷内容 | 第41页 |
·具体内容 | 第41页 |
·方法学 | 第41页 |
·预调查 | 第41-42页 |
·选择第一轮专家咨询专家组 | 第42页 |
4 专家咨询第二轮 | 第42-43页 |
·第一轮咨询问卷的统计分析 | 第42页 |
·确定专家咨询表内容 | 第42页 |
·具体内容 | 第42页 |
·预调查 | 第42-43页 |
·选择第二轮专家咨询专家组 | 第43页 |
5. 专家论证咨询会 | 第43页 |
6 数据库的建立及整理 | 第43页 |
·数据库的建立 | 第43页 |
·数据库的整理 | 第43页 |
7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3-45页 |
·专家积极系数 | 第43页 |
·专家基本情况 | 第43-44页 |
·问卷各条目的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8 技术路线 | 第45-46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46-69页 |
1 第一轮专家咨询 | 第46-60页 |
·专家积极系数 | 第46页 |
·专家基本情况 | 第46-47页 |
·调查分析结果 | 第47-49页 |
·关于中医辨证与辨病管理评估的调查结果 | 第49-50页 |
· | 第50-52页 |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管理方案中门诊随访管理调查结果 | 第52页 |
·慢性心力衮竭中西医结合管理方案中非药物管理调査结果 | 第52-59页 |
·关于心衰患者并发症管理的调査结果 | 第59-60页 |
2 第二轮专家咨询 | 第60-68页 |
·专家积极系数 | 第60页 |
·专家基本情况 | 第60-61页 |
·调查分析结果 | 第61-68页 |
3. 专家咨询论证会议结果 | 第68-69页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第69-75页 |
1 关于德尔菲法在心衰慢性病管理研究中的运用 | 第69页 |
2 关于德尔菲法中专家咨询问卷的制定 | 第69-70页 |
3 关于两轮专家咨询的调查结果 | 第70-74页 |
4. 第五步:慢病管理方案的最终制定 | 第74-75页 |
结语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6页 |
附录 | 第86-173页 |
致谢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