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体制探讨
一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二 英文摘要 | 第9-19页 |
三 目录 | 第19-21页 |
四 引言 | 第21-22页 |
五 正文 | 第22-60页 |
一、 汇率与经济基本要素 | 第22-36页 |
(一) 国际竞争能力指标 | 第22-27页 |
1、 购买力平价:基本概念 | 第22-23页 |
2、 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和影响 | 第23-24页 |
3、 实际汇率指标和竞争能力 | 第24-26页 |
4、 有关实际汇率指标的近期经验 | 第26-27页 |
(二) 宏观经济平衡法 | 第27-36页 |
1、 总论 | 第27-29页 |
2、 定义内部和外部平衡 | 第29-31页 |
3、 计算宏观平衡汇率 | 第31-34页 |
4、 小结 | 第34-36页 |
二、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 第36-49页 |
(一) 人民币汇率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36-43页 |
1、 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人民币汇率 | 第36-39页 |
2、 经济体制转轨中的人民币汇率 | 第39-41页 |
3、 向市场汇率的过渡 | 第41-43页 |
(二) 人民币汇率体制的选择 | 第43-49页 |
1、 世界各国汇率体制的考察 | 第43-45页 |
2、 经济体制与汇率体制的关系 | 第45-46页 |
3、 人民币汇率模式的选择 | 第46-47页 |
4、 1994-1995年的实践 | 第47-49页 |
三、 人民币汇率监测管理模式 | 第49-60页 |
(一)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探讨 | 第49-54页 |
1、 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的探讨 | 第49-51页 |
2、 人民币均衡汇率实证分析 | 第51-54页 |
(二) 汇率管理模式的构成 | 第54-58页 |
1、 有关制度前提 | 第54-55页 |
2、 货币政策的传递模式 | 第55-56页 |
3、 公开市场业务的决策依据 | 第56-58页 |
(三) 监测预警模式的构成 | 第58-60页 |
1、 监测体系的结构 | 第58页 |
2、 监测指标的应用 | 第58-59页 |
3、 预警模型的基本内容 | 第59-60页 |
六 结论 | 第60-61页 |
七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八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