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不作为行为的界定--刘虎昌案、李家波案等引出的思考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8页 |
第一章 基本案情 | 第8-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基本案情介绍 | 第8页 |
·法院的判决及分析 | 第8-9页 |
·案情引出的不同观点 | 第9-11页 |
第二章 案情涉及的争议焦点及法理分析 | 第11-22页 |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扶养义务不包含救助义务 | 第11-14页 |
·我国《婚姻法》的规定 | 第11-12页 |
·国外立法的规定 | 第12-14页 |
·特定的夫妻关系不是丈夫的作为义务来源 | 第14-18页 |
·中国夫妻的身份关系 | 第14-15页 |
·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的条件 | 第15-17页 |
·公序良俗之法律精神不具有可操作性 | 第17-18页 |
·夫妻争吵不是先行行为 | 第18-22页 |
·夫妻争吵不满足先行行为的含义 | 第18-19页 |
·夫妻争吵不符合先行行为的范围 | 第19-22页 |
第三章 由本案引出的思考 | 第22-28页 |
·法院判决合法性分析 | 第22-24页 |
·法院判决的价值诉求及逻辑推理 | 第22-23页 |
·法院对刑法规范的创造性适用 | 第23-24页 |
·法院判决合理性分析 | 第24-27页 |
·法院判决的司法惯性-诉求民意 | 第24-25页 |
·法院判决的神话性-保护弱势群体 | 第25-26页 |
·法院判决中的量刑—重刑主义 | 第26-27页 |
·私法上的救济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