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导言第10-15页
 一、选题的缘由第10页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三、相关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一) 循环经济理论的历史由来与发展概况第11页
  (二) 国外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 国内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现状第13-15页
第一章 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第15-25页
 一、循环经济的的定义第15-17页
  (一) 什么是循环经济第15-16页
  (二) 循环经济概念的误用与泛化第16-17页
 二、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第17-22页
  (一)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概况第17-20页
  (二) 国外对循环经济的推广宣传第20页
  (三)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第20-22页
 三、循环经济是解决西部生态环境制约问题的有效途径第22-25页
  (一)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面对的压力第22-23页
  (二) 西部地区实现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和现状第25-32页
 一、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第25-29页
  (一) 自然资源条件第25-28页
  (二) 法律法规条件第28页
  (三) 市场需求条件第28-29页
 二、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第29-32页
  (一) 制定出台了一批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法律制度第29页
  (二) 积极开展了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第29-32页
第三章 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第32-41页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设计第32-33页
  (一) 指标选取原则第32页
  (二) 指标的基本框架第32-33页
 二、循环经济预评估模型的构建第33-34页
  (一) 循环经济预评估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3-34页
  (二)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第34页
 三、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第34-41页
  (一) 数据收集第34-35页
  (二) 主成分分析评价第35-36页
  (三) 主成分计算第36-38页
  (四) 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第38页
  (五) 西部地区循环经济状况分析第38-41页
第四章 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41-46页
 一、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观念问题第41页
  (一) 地方政府的观念第41页
  (二) 企业的观念第41页
  (三) 公众的观念第41页
 二、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组织管理问题第41-42页
  (一) 政府组织管理上的问题第41-42页
  (二) 企业的组织管理问题第42页
 三、推行循环经济存在的制度问题第42-46页
  (一) 法律制度障碍第42-43页
  (二) 产权制度障碍第43-44页
  (三) 经济核算制度上的障碍第44页
  (四) 税收制度上的障碍第44-46页
第五章 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第46-58页
 一、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层次第46-47页
  (一) 政府主导大循环第46页
  (二) 企业构建自身小循环第46-47页
  (三) 建立乡村循环经济模式第47页
  (四) 建立“家庭绿岛”式的微循环第47页
 二、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第47-51页
  (一)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第47-48页
  (二) 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原则第48-49页
  (三) 综合治理的原则第49页
  (四) 开发利用、补偿付费的原则第49-50页
  (五) 统筹兼顾的原则第50-51页
  (六) 依靠科技创新的原则第51页
 三、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第51-58页
  (一) 在政府指导下合作共建循环经济社会第51-52页
  (二) 加快环境保护法规制度的建设第52-53页
  (三) 实施绿色GDP 核算制度第53页
  (四) 建立和完善环境补偿机制第53页
  (五) 加强循环科技供给与投入第53-54页
  (六) 建设区域性中心生态城市第54-56页
  (七) 建设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示范园区第56-58页
结论第58-59页
注释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解析我国的产业结构问题
下一篇:湖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