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坝渗流场分析及其水土交互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尾矿库系统安全与环境问题研究 | 第12-14页 |
·饱和—非饱和渗流研究 | 第14-17页 |
·水土交互作用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多孔介质及尾矿坝渗流基本理论 | 第20-38页 |
·多孔介质 | 第20-27页 |
·多孔介质的涵义 | 第20页 |
·多孔介质的基本物理性质 | 第20-25页 |
·多孔介质中的应力 | 第25-27页 |
·渗流基本理论 | 第27-30页 |
·渗流基本模型以及表征单元体 | 第27-28页 |
·渗流分析中有关参数及其获取方法 | 第28-30页 |
·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理论和微分方程 | 第30-36页 |
·饱和—非饱和渗流的运动方程—达西定律 | 第31-32页 |
·饱和—非饱和基本微分方程 | 第32-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渗流条件下水土交互作用机理 | 第38-64页 |
·概述 | 第38-39页 |
·土体结构及土中水分运动基本理论 | 第39-43页 |
·土体结构类型划分 | 第39-41页 |
·土中水的形态及土壤水势 | 第41-43页 |
·水土化学作用 | 第43-51页 |
·水土化学作用机理 | 第43-48页 |
·水土化学作用主控因素 | 第48-50页 |
·尾矿坝水土化学作用的实例 | 第50-51页 |
·水土物理作用 | 第51-55页 |
·水土物理作用机理 | 第51页 |
·含水量(饱和度)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 | 第51-54页 |
·物理场变异对尾矿结构的影响 | 第54-55页 |
·渗流力学作用 | 第55-60页 |
·入渗动静水压力作用 | 第56页 |
·不同渗流条件下土体抗剪强度变化分析 | 第56-58页 |
·坡内渗透作用形式与破坏条件分析 | 第58-59页 |
·坡面渗透破坏作用条件分析 | 第59-60页 |
·水土物理、化学—渗流耦合作用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尾矿坝工程特点及其渗流模拟 | 第64-82页 |
·尾矿坝工程特点 | 第64-68页 |
·概述 | 第64页 |
·尾矿坝的堆积特点 | 第64-66页 |
·尾矿坝的事故类型 | 第66页 |
·尾矿坝的渗流固结中的有关问题 | 第66-68页 |
·影响尾矿坝渗流水头的因素 | 第68页 |
·首云铁矿和尚峪尾矿工程概况 | 第68-73页 |
·尾矿库概述 | 第68-69页 |
·沉积尾矿特性分析 | 第69-72页 |
·尾矿的变形特性 | 第72-73页 |
·渗流计算参数确定及模型计算 | 第73-75页 |
·和尚峪尾矿库东坝渗流场模拟结果 | 第75-80页 |
·利用计算模型的渗流场模拟结果 | 第76-80页 |
·F-X模型与本文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 第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