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种子解除休眠及萌发生理的研究
| 致谢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 ·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 ·关于种子休眠原因的研究 | 第10-14页 |
| ·关于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 | 第14-17页 |
| ·解除种子休眠方法的研究 | 第17-19页 |
| ·物理方法 | 第17-18页 |
| ·化学方法 | 第18-19页 |
| ·厚朴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22-29页 |
| ·种子形态特征 | 第22页 |
| ·种子综合处理方法 | 第22-23页 |
| ·发芽测定方法 | 第23页 |
| ·层积过程中种子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 第23-29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9-3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67页 |
| ·厚朴种子解除休眠方法的研究 | 第30-35页 |
| ·厚朴种子的形态特征 | 第30页 |
| ·发芽测定结果 | 第30-35页 |
| ·层积过程中厚朴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 | 第35-67页 |
| ·贮藏物质的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 | 第35-47页 |
| ·氧化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第47-51页 |
| ·抗氧化系统酶活性的变化 | 第51-58页 |
| ·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 第58-67页 |
| 4 讨论 | 第67-72页 |
| ·厚朴种子解除休眠方法的研究 | 第67-68页 |
| ·层积处理对厚朴种子解除休眠的影响 | 第67页 |
| ·外源GA 对厚朴种子解除休眠的影响 | 第67-68页 |
| ·打破厚朴种子休眠方法的探讨 | 第68页 |
| ·厚朴种子萌发生理研究 | 第68-72页 |
| ·贮藏物质的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 | 第68页 |
| ·氧化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第68-69页 |
| ·抗氧化系统酶活性的变化 | 第69页 |
| ·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 第69-72页 |
| 5 结论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 详细摘要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