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9页 |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基本概念和内涵 | 第11-12页 |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含义 | 第11页 |
·土地节约利用与集约利用的关系 | 第11页 |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4R原则 | 第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国外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 第15-18页 |
·国内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 第18-19页 |
·研究区域的选择 | 第19-23页 |
·研究的依据、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3-29页 |
·研究依据 | 第23-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9页 |
第2章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7页 |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评价方法 | 第29-33页 |
·常用评价方法 | 第29-30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0-33页 |
·对比分析法 | 第33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37页 |
·构建原则 | 第33-34页 |
·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第34-37页 |
第3章 东昌府区农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37-45页 |
·东昌府区农用地现状 | 第37-40页 |
·东昌府区农用地结构 | 第37-38页 |
·东昌府区各乡(镇、办事处)农用地结构 | 第38-40页 |
·东昌府区农用地分布 | 第40-45页 |
·东昌府区农用地分布 | 第41-42页 |
·东昌府区耕地分布 | 第42-45页 |
第4章 东昌府区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 第45-63页 |
·节约集约利用现状评价 | 第45-50页 |
·各乡(镇、办事处)数据处理 | 第45-46页 |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各乡(镇、办事处)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度 | 第46-48页 |
·各乡(镇、办事处)利用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与聊城市其他县(市、区)农用地集约度比较 | 第50-54页 |
·其他县(市、区)数据处理 | 第50页 |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他县(市、区)节约集约度进行分析 | 第50-53页 |
·其他县(市、区)利用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趋势分析 | 第54-58页 |
·数据处理 | 第54-55页 |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预测节约集约利用度 | 第55-58页 |
·东昌府区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 第58-63页 |
·土地潜力的概念及评价方法 | 第58-59页 |
·东昌府区农用地潜力分析 | 第59-63页 |
第5章 基于节约集约利用的农用地需求预测 | 第63-73页 |
·需求预测的原则和方法 | 第63-64页 |
·节约集约利用原则 | 第63页 |
·需求预测的方法 | 第63-64页 |
·东昌府区的农用地需求预测 | 第64-70页 |
·耕地需求预测 | 第64-66页 |
·园地需求预测 | 第66-68页 |
·林地需求预测 | 第68-69页 |
·草地需求量预测 | 第69页 |
·其它农用地需求预测 | 第69页 |
·预测结果 | 第69-70页 |
·提高东昌府区的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与建议 | 第70-73页 |
·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 | 第70-71页 |
·深挖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潜力,增加农用地面积 | 第71页 |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 第71页 |
·为高效利用农用地提供良好环境 | 第71-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3页 |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