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2页 |
·新时期社会发展及对城市规划的新要求 | 第9-10页 |
·现有城市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对新形势的应对不足 | 第10-11页 |
·将社区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城市规划——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 第11-12页 |
·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社区 | 第12-13页 |
·社区规划 | 第13页 |
·控制性详细规划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 第14-15页 |
·人文的视角 | 第14-15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为城市规划"以人为本"理论提供一个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着陆平台 | 第15页 |
·实现社区规划、城市规划理论的有机结合 | 第15-16页 |
·探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多种视角与方法 | 第16页 |
·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规划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实例参考意义 | 第16页 |
·研究的框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理论研究动态与导引 | 第18-26页 |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程简述 | 第18-19页 |
·国外社区规划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19-24页 |
·邻里单位理论 | 第19-20页 |
·新城市主义理论 | 第20-22页 |
·社区适宜居住性理论 | 第22-23页 |
·可持续社区理论 | 第23-24页 |
·国内城市规划及社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 第24-26页 |
·社区规划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4-25页 |
·城市规划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规划理念探索与研究 | 第26-36页 |
·社区规划的本质属性是以人为本 | 第26页 |
·论点1:将社区规划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城市规划体系 | 第26-27页 |
·理念融合 | 第26-27页 |
·方法融合 | 第27页 |
·人文融合 | 第27页 |
·技术融合 | 第27页 |
·内容融合 | 第27页 |
·论点2: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规划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 第27-31页 |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 | 第28页 |
·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规划单元的界定 | 第28-29页 |
·以街道为规划单元的划分界线,以社区为基本内部单元而形成的规划单元,优势分析: | 第29-30页 |
·相对应的城市规划编制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 | 第30-31页 |
·社区相关理念借鉴 | 第31-36页 |
·可持续性 | 第31-32页 |
·混合使用 | 第32-33页 |
·生态保护 | 第33页 |
·人文关怀、社会公平 | 第33-34页 |
·文化传承 | 第34页 |
·社会交往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编制方法和规划策略探讨 | 第36-54页 |
·编制方法的探讨 | 第36-38页 |
·工作方式的变化 | 第36页 |
·编制方法的研究 | 第36-37页 |
·编制程序的研究 | 第37-38页 |
·调查方法的更新 | 第38-40页 |
·访谈 | 第38页 |
·实地观察 | 第38页 |
·抽样问卷调查 | 第38-40页 |
·文献检索 | 第40页 |
·分析方法的运用 | 第40-44页 |
·社区规划分析方法学习 | 第40-41页 |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分析方法的运用 | 第41-44页 |
·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和规划策略的研究 | 第44-54页 |
·道路交通的规划策略 | 第44-47页 |
·适宜居住性的规划策略 | 第47-50页 |
·有利于地方感形成的规划策略 | 第50-54页 |
第五章 实践探索与研究 | 第54-75页 |
·规划背景 | 第54-58页 |
·杭州市社区区划和结构 | 第54-55页 |
·规划单元的划分 | 第55-57页 |
·案例单元的典型性 | 第57-58页 |
·研究流程 | 第58-59页 |
·工作技术线路 | 第59-60页 |
·现状调查与分析方法运用 | 第60-65页 |
·调查方法的运用 | 第60页 |
·现状专项分析. | 第60-65页 |
·单元社区构成及要素组织 | 第65-66页 |
·单元构成 | 第65页 |
·要素组织 | 第65-66页 |
·融入社区理念的规划策略的运用实践 | 第66-70页 |
·理念构筑 | 第66页 |
·道路交通的组织 | 第66-67页 |
·适宜居住性的规划策略应用 | 第67-69页 |
·有利于地方感的形成的规划策略 | 第69-70页 |
·社区整治发展规划 | 第70-73页 |
·规划内容 | 第70-71页 |
·社区整治实例 | 第71-73页 |
·公众参与的实践 | 第73-75页 |
·长庆单元的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过程 | 第73页 |
·控制性详细规划公众参与的思路探讨 | 第73-75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75-77页 |
·论文主要观点及结论 | 第75-76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后记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