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1章 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 第9-13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 第9-10页 |
·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性 | 第10-11页 |
·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 第11-13页 |
第2章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3-20页 |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 第13-16页 |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 第13页 |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产条件不断优化 | 第13-14页 |
·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 第14页 |
·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农牧民素质不断提高 | 第14-15页 |
·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 第15-16页 |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16-20页 |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 第16-17页 |
·民族地区产业化经营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农牧业生产经营效益不高 | 第17页 |
·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二元结构更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 第17-18页 |
·民族地区村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设计,人居环境条件恶劣 | 第18页 |
·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 第18-20页 |
第3章 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 | 第20-40页 |
·处理好四种关系 | 第20-22页 |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第20-21页 |
·要处理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 | 第21页 |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第21-22页 |
·要处理好融入市场经济与保持民族特色、保护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关系 | 第22页 |
·抓好六项工作 | 第22-31页 |
·科学规划,统筹推进 | 第22-24页 |
·大力发展生产力 | 第24-26页 |
·切实提高农牧民素质 | 第26-28页 |
·全面深化各项改革 | 第28-29页 |
·突出体现民族特色 | 第29-30页 |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 第30-31页 |
·选准一个突破口 | 第31-40页 |
·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 第32-33页 |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在经营机制创新方面的有益尝试 | 第33-34页 |
·联户牧场经营机制带来的启示 | 第34-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摘要 | 第44-48页 |
ABSTRACT | 第48-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