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地区蜡梅品种资源调查及其观赏特性研究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蜡梅概述 | 第9-11页 |
·蜡梅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 第9-10页 |
·我国蜡梅种质资源分布情况 | 第10-11页 |
·蜡梅品种分类综述 | 第11-15页 |
·蜡梅品种分类的研究历史 | 第11-12页 |
·我国蜡梅分类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蜡梅品种现有主要分类体系 | 第13-15页 |
·植物的观赏特性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蜡梅品种分类体系 | 第17-20页 |
·蜡梅品种分类的原则 | 第17页 |
·以种系为基础 | 第17页 |
·重视科学性和实用性 | 第17页 |
·尽可能反映演化关系 | 第17页 |
·蜡梅品种分类等级 | 第17-18页 |
·品种群 | 第18页 |
·品种 | 第18页 |
·蜡梅品种分类系统 | 第18页 |
·蜡梅品种命名原则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蜡梅品种分类的主要性状特征 | 第20-23页 |
·品种产地和来源 | 第20页 |
·品种记载标准和描述术语规范 | 第20-23页 |
·植株 | 第20-21页 |
·香气 | 第21页 |
·花径 | 第21页 |
·花型 | 第21页 |
·中被片 | 第21页 |
·内被片 | 第21页 |
·雄蕊 | 第21-22页 |
·花蕾颜色 | 第22页 |
·果实 | 第22页 |
·花期 | 第22页 |
·特异性评价 | 第22-23页 |
第四章 豫北地区蜡梅品种调查和记载 | 第23-26页 |
·调查范围与对象 | 第23页 |
·调查时间和范围 | 第23页 |
·调查对象 | 第23页 |
·调查方法 | 第23-24页 |
·准备工作 | 第23页 |
·调查方法 | 第23-24页 |
·调查规范 | 第24页 |
·RHS-CC 比色卡使用说明 | 第24页 |
·蜡梅品种调查记载表 | 第24-26页 |
第五章 中国安阳蜡梅园蜡梅品种的分类和整理 | 第26-51页 |
·素心蜡梅品种群 | 第26-35页 |
·素心蜡梅品种检索表 | 第26-28页 |
·素心蜡梅品种记载 | 第28-35页 |
·乔种蜡梅品种群 | 第35-42页 |
·乔种蜡梅品种检索表 | 第35-36页 |
·乔种蜡梅品种记载 | 第36-42页 |
·红心蜡梅品种群 | 第42-51页 |
·红心蜡梅品种检索表 | 第42-43页 |
·红心蜡梅品种记载 | 第43-51页 |
第六章 中国安阳蜡梅园蜡梅品种的观赏特性研究 | 第51-61页 |
·引种地中国安阳蜡梅园的自然地理条件 | 第51页 |
·区位优势 | 第51页 |
·自然条件 | 第51页 |
·园中蜡梅栽培概况 | 第51页 |
·引种栽培比较 | 第51-52页 |
·技术措施 | 第52-53页 |
·整形修剪 | 第52页 |
·水肥管理 | 第52页 |
·安全越冬措施 | 第52-53页 |
·病虫害防治 | 第53页 |
·园中蜡梅品种特性研究 | 第53-60页 |
·蜡梅品种观赏特性研究 | 第53-59页 |
·适应性评价 | 第59-60页 |
·园林应用评价 | 第60页 |
·综合评价结果 | 第60-6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1页 |
·讨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图 | 第65-90页 |
摘要 | 第90-91页 |
Abstract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