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8页 |
·青海省生态环境及盐渍土现状 | 第10页 |
·牧草耐盐碱性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星星草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同德小花碱茅简介 | 第17-18页 |
第二章 Na_2CO_3胁迫对同德小花碱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18-37页 |
·Na_2CO_3胁迫对同德小花碱茅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芽率等的影响 | 第18-2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8-19页 |
·材料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结果分析 | 第19-23页 |
·不同浓度 Na_2CO_3对同德小花碱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19-21页 |
·Na_2CO_3胁迫对同德小花碱茅种子萌发后生长的影响 | 第21页 |
·发芽指数(Gi)和活力指数(VI) | 第21-22页 |
·清水复萌后同德小花碱茅种子萌发与萌发前 Na_2CO_3浓度的关系 | 第22-23页 |
·Na_2CO_3胁迫对同德小花碱茅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吸收及膜透性的影响 | 第23-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材料 | 第23页 |
·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不同浓度 Na_2CO_3胁迫对同德小花碱茅种子萌发过程吸水的影响.. | 第24-26页 |
·Na_2CO_3胁迫对同德小花碱茅种子萌发过程膜透性的影响 | 第26-28页 |
·讨论 | 第28页 |
·Na_2CO_3胁迫下同德小花碱茅种子萌发过程中几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 第28-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供试材料 | 第28-29页 |
·盐溶液配制 | 第29页 |
·种子培养 | 第29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9-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Na_2CO_3胁迫下星星草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 第31-32页 |
·Na_2CO_3胁迫下同德小花碱茅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32-34页 |
·Na_2CO_3胁迫对同德小花碱茅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强度的影响 | 第34-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盐碱胁迫对同德小花碱茅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7-54页 |
·不同浓度 Na_2CO_3胁迫对同德小花碱茅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7-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材料培养及处理 | 第37-38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不同浓度 Na_2CO_3 胁迫下同德小花碱茅幼苗叶片光合速率(Pn)变化 | 第38-39页 |
·不同浓度 Na_2CO_3胁迫下同德小花碱茅幼苗叶片气孔导度(Gs)变化 | 第39-41页 |
·不同浓度 Na_2CO_3胁迫下同德小花碱茅幼苗叶片胞间 CO浓度(Ci)变化 | 第41-42页 |
·不同浓度 Na_2CO_3 胁迫下同德小花碱茅幼苗叶片蒸腾速率(Tr)变化 | 第42-44页 |
·不同浓度 Na CO胁迫下同德小花碱茅幼苗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变化 | 第44-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不同浓度混合盐溶液对同德小花碱茅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46-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材料培养及处理 | 第46页 |
·相对电导率测定 | 第46页 |
·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 CO_2浓度、蒸腾强度测定 | 第46-47页 |
·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 第47页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47页 |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47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3页 |
·盐碱胁迫对同德小花碱茅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浓度混合盐胁迫下同德小花碱茅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变化 | 第48-49页 |
·盐碱胁迫下同德小花碱茅幼苗叶片光合速率(Pn)变化 | 第49页 |
·盐碱胁迫下同德小花碱茅幼苗叶片气孔导度(Gs)变化 | 第49-50页 |
·盐碱胁迫下同德小花碱茅幼苗叶片胞间 CO2 浓度(Ci)变化 | 第50-51页 |
·盐碱胁迫下同德小花碱茅幼苗叶片蒸腾速率(Tr)变化 | 第51页 |
·盐碱胁迫下同德小花碱茅幼苗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变化 | 第51-52页 |
·盐碱胁迫下同德小花碱茅幼苗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累积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54-57页 |
·讨论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