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低碳高铌钢的再结晶及相变规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40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微合金化技术及原理 | 第13-15页 |
·含铌微合金钢概述 | 第15-20页 |
·铌在钢中的作用 | 第15-17页 |
·铌资源及价格优势 | 第17页 |
·含铌微合金钢的发展 | 第17-18页 |
·含铌微合金钢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含铌微合金钢再结晶规律研究 | 第20-23页 |
·含铌钢的动态再结晶研究 | 第20-22页 |
·含铌钢的静态再结晶研究 | 第22-23页 |
·铌的碳氮化物析出规律研究 | 第23-32页 |
·铌的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 | 第23-25页 |
·微合金碳氮化物的析出方式及作用规律 | 第25-27页 |
·碳氮化物析出的热力学模型 | 第27-29页 |
·碳氮化物析出的动力学模型 | 第29-31页 |
·研究析出的主要方法 | 第31-32页 |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 | 第32-37页 |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简介 | 第32页 |
·薄板坯连铸连轧的冶金特性 | 第32-33页 |
·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铌微合金钢的混晶问题 | 第33-37页 |
·HTP技术概述 | 第37页 |
·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课题来源 | 第37-40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40-44页 |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44页 |
·固溶处理 | 第40页 |
·热模拟试验 | 第40-41页 |
·金相组织观察及定量测定 | 第41页 |
·微观组织观察 | 第41-42页 |
·变形抗力模拟计算软件 | 第42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42-44页 |
第三章 低碳高铌钢再结晶规律研究 | 第44-72页 |
·试验工艺 | 第44-46页 |
·奥氏体动态再结晶试验工艺 | 第45-46页 |
·奥氏体静态再结晶试验工艺 | 第46页 |
·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和温度的关系 | 第46-48页 |
·粗晶奥氏体动态再结晶规律研究 | 第48-55页 |
·应力-应变曲线 | 第48-49页 |
·变形过程中的本构方程 | 第49-51页 |
·低碳高铌钢动态再结晶起始位置研究 | 第51-53页 |
·1050℃变形动态再结晶研究 | 第53-55页 |
·低碳高铌钢抑制动态再结晶研究 | 第55-59页 |
·静态再结晶试验方法介绍 | 第59-63页 |
·双道次变形法 | 第59页 |
·平均流变应力法 | 第59-60页 |
·应力松弛法 | 第60-61页 |
·含铌钢静态再结晶公式 | 第61-63页 |
·双道次再结晶试验研究 | 第63-70页 |
·变形量因素的影响 | 第63-64页 |
·变形温度因素的影响 | 第64-66页 |
·应变速率因素的影响 | 第66-67页 |
·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因素的影响 | 第67-69页 |
·nA的确定 | 第69页 |
·双道次试验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四章 低碳高铌钢变形抗力规律研究 | 第72-90页 |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72-74页 |
·变形抗力的测定方法 | 第72-73页 |
·研究变形抗力规律的试验工艺 | 第73-74页 |
·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流程变形抗力研究 | 第74-81页 |
·应力-应变曲线 | 第75页 |
·变形温度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 第75-77页 |
·应变速率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 第77-78页 |
·变形量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 第78-79页 |
·模拟TSCR工艺流程变形抗力数学模型 | 第79-81页 |
·回归结果和实测值对比 | 第81页 |
·模拟传统热轧工艺流程变形抗力研究 | 第81-85页 |
·应力-应变曲线 | 第81-82页 |
·应变速率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 第82-83页 |
·变形量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 第83-84页 |
·模拟传统工艺流程变形抗力数学模型 | 第84页 |
·回归结果和实测值对比 | 第84-85页 |
·铌含量对变形抗力影响 | 第85-89页 |
·X65应力-应变曲线 | 第85页 |
·X65变形抗力数学模型及模拟结果比较 | 第85-86页 |
·铌含量对变形抗力的影响 | 第86-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五章 未再结晶区连续冷却相变规律研究 | 第90-114页 |
·相变规律研究试验工艺及试验制度 | 第91-93页 |
·不同变形条件下的CCT曲线 | 第93-102页 |
·未变形试验研究 | 第93-95页 |
·单道次试验研究 | 第95-98页 |
·双道次试验研究 | 第98-101页 |
·不同变形条件下显微硬度规律 | 第101-102页 |
·应变速率对相变规律影响研究 | 第102-104页 |
·变形温度对相变规律影响研究 | 第104-105页 |
·晶粒度对相变规律影响研究 | 第105-107页 |
·变形量对相变规律影响研究 | 第107-109页 |
·多道次相变规律研究 | 第109-110页 |
·低碳高铌钢试验轧制研究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节 | 第112-114页 |
第六章 碳氮化铌奥氏体中沉淀析出相关理论计算 | 第114-146页 |
·微合金碳氮化物沉淀析出驱动力 | 第114-117页 |
·微合金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的形核 | 第117-120页 |
·均匀形核 | 第117页 |
·界面形核 | 第117-118页 |
·位错线上形核 | 第118-120页 |
·不同形核机制下的形核率 | 第120-122页 |
·晶核的长大 | 第122-126页 |
·沉淀析出的PTT(析出量-温度-时间)曲线 | 第126-129页 |
·微合金碳氮化物在钢中的OSTWALD熟化理论 | 第129-130页 |
·NB(C,N)沉淀析出动力学理论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130-145页 |
·Nb(C,N)沉淀析出自由能理论计算 | 第130-132页 |
·Nb(C,N)在奥氏体中不同沉淀形核方式的比较 | 第132-136页 |
·Nb(C,N)在奥氏体中沉淀PTT曲线计算 | 第136-140页 |
·形变储能对沉淀析出PTT曲线的影响 | 第140-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14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46-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8页 |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及申请专利 | 第158-159页 |
致谢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