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及运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0页 |
·可转换债券的概述 | 第7-9页 |
·可转换债券的一般定义 | 第7页 |
·可转换债券的分类 | 第7-8页 |
·可转换债券的基本要素和条款 | 第8-9页 |
·可转换债券的国内现状与研究意义 | 第9-17页 |
·论文结构、方法与创新点 | 第17-20页 |
·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0-27页 |
·基于公司价值的定价模型阶段 | 第20-22页 |
·单因素模型 | 第20-21页 |
·双因素模型 | 第21-22页 |
·基于股票价格的定价模型阶段 | 第22-25页 |
·单因素模型 | 第22-24页 |
·双因素模型 | 第24页 |
·引入信用风险的模型 | 第24-25页 |
·国内可转换债券相关研究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可转换债券价值特征分析 | 第27-34页 |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 | 第27-30页 |
·可转换债券的债券部分定价模型 | 第27-28页 |
·可转换债券的期权部分定价模型 | 第28-30页 |
·可转换债券的非线性特征 | 第30页 |
·可转换债券的风险特征Delta值 | 第30-32页 |
·价格波动特征:涨跌的不对称性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实证研究 | 第34-42页 |
·样本选取 | 第34-35页 |
·赤化转债的定价 | 第35-39页 |
·赤化转债债券部分的价格 | 第35页 |
·赤化转债期权部分的价格 | 第35-38页 |
·赤化转债的理论价值 | 第38页 |
·考虑赎回条款、回售条款及特别向下修正条款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五章 可转换债券价值特征的实证分析 | 第42-49页 |
·样本选取 | 第42-43页 |
·Delta值的计算和分析 | 第43-44页 |
·可转换债券价格确定 | 第43-44页 |
·△值的估值计算 | 第44页 |
·不对称性的实证研究 | 第44-45页 |
·投资风险收益特征分析 | 第45-46页 |
·有效边界的优化分析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可转换债券在投资组合中的应用 | 第49-61页 |
·预期收益标准下品种选择 | 第49-50页 |
·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投资策略 | 第50-53页 |
·无卖空市场的转债套利策略 | 第53-56页 |
·有卖空市场下的转债套利(避险)策略 | 第56-57页 |
·可转债投资风险防范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4页 |
·全文主要结论 | 第61-63页 |
·本文的局限和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一:可转债基本信息 | 第68-69页 |
附录二:可转债附加条件 | 第69-70页 |
附录三:可转债价值分析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