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类酶活性在作物秸秆静态高温堆腐过程中的变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秸秆概述 | 第10-12页 |
·秸秆的价值 | 第10-11页 |
·秸秆的利用方式 | 第11-12页 |
·高温堆肥 | 第12-20页 |
·堆肥概念及原理 | 第12-13页 |
·高温好氧堆肥生物学作用过程 | 第13页 |
·高温堆肥处理工艺发展 | 第13-15页 |
·堆肥工艺 | 第15页 |
·堆肥原料 | 第15-16页 |
·堆肥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指标 | 第18-19页 |
·微生物菌剂的作用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小麦秸秆静态高温堆肥 | 第22-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堆肥装置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3-24页 |
·温度的测定 | 第23页 |
·堆体水分的测定 | 第23页 |
·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及研究方法 | 第23页 |
·多酚氧化酶的作用及研究方法 | 第23页 |
·脱氢酶的作用及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及研究方法 | 第24页 |
·胡敏酸E_4/E_6值测定方法 | 第24页 |
·pH值的测定 | 第24页 |
·电导率值的测定 | 第24页 |
·结果分析 | 第24-39页 |
·堆肥温度 | 第24-25页 |
·水分变化 | 第25-26页 |
·pH值变化 | 第26-27页 |
·电导率变化 | 第27-28页 |
·不同处理的E_4/E_6值变化 | 第28-29页 |
·不同处理酶活性变化 | 第29-32页 |
·酶活性变化和温度变化的关系(G+J/J) | 第32-35页 |
·酶活性变化和温度变化的关系(J/CK) | 第35-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玉米秸秆静态高温堆肥 | 第40-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页 |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堆肥装置 | 第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40-41页 |
·温度的测定 | 第40页 |
·堆体水分的测定 | 第40页 |
·氧化还原类酶活性测定 | 第40-41页 |
·其它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41页 |
·结果分析 | 第41-48页 |
·温度变化 | 第41-42页 |
·含水率变化 | 第42-43页 |
·pH值变化 | 第43页 |
·电导率值变化 | 第43-45页 |
·E_4/E_6值变化 | 第45页 |
·堆肥过程中氧化还原类酶活性变化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