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对我国东西部地区“俱乐部趋同”的成因分析--基于稳态趋同与制度环境趋同的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导论第9-16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0-11页
     ·研究对象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第11-15页
     ·基本思路第11-13页
     ·框架结构第13-15页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5-16页
2. 文献综述第16-24页
   ·趋同理论的文献综述第16-19页
     ·“趋同”的基本含义第16页
     ·趋同的类型第16-17页
     ·趋同理论的国际检验第17-19页
   ·关于我国区域差距问题的研究综述第19-24页
     ·对我国地区差距发展趋势问题的研究综述第19-20页
     ·对我国地区差距形成原因的研究综述第20-24页
3. 理论框架第24-32页
   ·理论框架第24页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经济收敛第24-28页
   ·制度环境与经济增长第28-32页
     ·制度环境与经济增长第29-30页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第30-32页
4. 假说的提出第32-34页
5. 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稳态趋同与制度环境趋同的实证检验第34-50页
   ·数据与指标的选取第34-37页
     ·东西部地区差距现状比较的指标选取第34页
     ·稳态水平的衡量指标选取第34-35页
     ·制度环境的衡量指标第35页
     ·比较方法第35-37页
   ·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俱乐部趋同检验第37-39页
     ·总量GDP比较第37-38页
     ·人均GDP比较第38-39页
     ·总结第39页
   ·东西部地区稳态水平俱乐部趋同的检验第39-44页
     ·投资水平的俱乐部趋同分析第39-40页
     ·投资形成的俱乐部趋同分析第40-43页
     ·劳动力的俱乐部趋同分析第43-44页
     ·稳态趋同的小结第44页
   ·东西部地区制度环境趋同的实证检验第44-49页
     ·市场化水平第44-48页
     ·政府效率第48-49页
     ·制度环境趋同的小结第49页
   ·总结第49-50页
6. 从经济增长机制角度看稳态水平、制度环境趋同的影响与发展趋势第50-58页
   ·东西部地区各省区的经济增长机制分析第50-54页
     ·模型的选取第50页
     ·回归分析第50-53页
     ·计量结果分析第53-54页
     ·总结第54页
   ·东西部地区的俱乐部趋同能否打破?第54-56页
     ·资本的“贫困陷阱”第55页
     ·劳动力的“贫困陷阱”第55页
     ·制度环境的“贫困陷阱”第55-56页
   ·政策建议第56-58页
     ·促进西部地区资本积累突破资本的“贫困陷阱”第56页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收入,突破劳动力的“贫困陷阱”第56-57页
     ·推进制度创新,突破制度环境的“贫困陷阱”第57-58页
7. 基本结论与研究中的不足第58-60页
   ·基本结论第58页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陕西经济增长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