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1-20页 |
1. 祖国医学对肝硬化的认识 | 第11-15页 |
·古代文献对肝硬化的认识 | 第11-12页 |
·现代医家对肝硬化的病因病机认识 | 第12-13页 |
·辨证论治 | 第13页 |
·专方专药 | 第13-14页 |
·中西医结合 | 第14-15页 |
·前景与展望 | 第15页 |
2. 西医学对肝硬化及肝纤维化的认识 | 第15-20页 |
·对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第15-16页 |
·诊断 | 第16-17页 |
·预后分级 | 第17-18页 |
·治疗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0-32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病例来源 | 第20页 |
·病例选择 | 第20-22页 |
·主要指标 | 第22-23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3页 |
2. 结果 | 第23-27页 |
·一般资料分析 | 第23页 |
·证型分布情况 | 第23-25页 |
·中医证型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 第25页 |
·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 第25-26页 |
·Child-Pugh分级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 第26-27页 |
3. 讨论 | 第27-31页 |
·肝炎肝硬化中医分型的探论 | 第27-28页 |
·中医证型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 第28-29页 |
·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第29-30页 |
·Child-Pugh分级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第30-31页 |
4.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附录 | 第35-3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