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卡尔·萨根科学传播活动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本课题的来源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理论支撑 | 第11-13页 |
第2章 通向科学传播之路 | 第13-22页 |
·少年时期的卡尔.萨根 | 第13-14页 |
·拉威中学时期的卡尔.萨根 | 第14-15页 |
·芝加哥大学时期的卡尔.萨根 | 第15-16页 |
·叶凯士天文台时期的卡尔.萨根 | 第16-19页 |
·哈佛大学时期的卡尔.萨根 | 第19-20页 |
·康奈尔大学时期的卡尔.萨根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影响萨根科学传播的两大因素 | 第22-32页 |
·哈钦斯大纲 | 第22-26页 |
·美国通识教育的由来 | 第22-24页 |
·美国通识教育的兴端<<耶鲁报告>> | 第24页 |
·哈钦斯其人与哈钦斯大纲内容 | 第24-25页 |
·哈钦斯大纲对萨根科学传播活动的影响 | 第25-26页 |
·美苏太空争霸 | 第26-29页 |
·美苏太空争霸的概念 | 第26页 |
·美苏太空争霸的根源 | 第26-27页 |
·太空争霸进程表 | 第27-29页 |
·对太空争霸进程表的解读 | 第29页 |
·萨根与美国太空探索 | 第29-31页 |
·萨根对美国太空探索计划的贡献 | 第29-30页 |
·美国苏联太空争霸对萨根科学传播活动的影响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萨根的科学传播特点 | 第32-47页 |
·把科学语言转化为日常语言 | 第32-36页 |
·科学语言的概念 | 第32页 |
·科学语言的特点 | 第32-34页 |
·日常语言的概念 | 第34页 |
·日常语言的特点 | 第34-35页 |
·隐喻是萨根沟通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的利器 | 第35-36页 |
·对科学精神的大力弘扬 | 第36-40页 |
·科学精神的定义 | 第36-37页 |
·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两大支柱 | 第37-38页 |
·萨根是如何把科学精神传播给大众的 | 第38-40页 |
·科学传播充满着人文关怀 | 第40-43页 |
·人文以及人文关怀的内涵 | 第40页 |
·萨根科学传播中人文关怀精神的具体体现 | 第40-43页 |
·用儿时回忆来解释科学或引起对科学的解释 | 第43-44页 |
·萨根科学传播活动中的不足 | 第44-46页 |
·科学传播活动中有科学主义的倾向 | 第44-45页 |
·某些科普作品中带有非科学成分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