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古生物学论文--古植物学论文

青藏高原东北缘西宁盆地新生代孢粉记录与古生态环境演化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第一节 新生代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12-24页
   ·海洋同位素记录的全球新生代气候变化及驱动机制第12-16页
   ·孢粉记录的我国新生代植物群演化第16-19页
   ·中国大陆地质记录的新生代气候环境演化第19-24页
 第二节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问题第24-26页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问题第24-25页
   ·论文工作情况第25-26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古地磁年代第26-38页
 第一节 研究区现代自然地理特征第26-28页
 第二节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研究史第28-31页
 第三节 剖面选取与古地磁年代结果第31-38页
第三章 西宁盆地谢家剖面孢粉记录与古生态环境演化第38-61页
 第一节 孢粉化石的提取及结果第38-41页
 第二节 重要花粉类型及其生态环境意义第41-50页
   ·蕨类孢子第41-42页
   ·裸子植物花粉第42-44页
   ·被子植物花粉第44-50页
 第三节 谢家剖面孢粉记录与孢粉组合带的划分第50-55页
 第四节 西宁盆地孢粉记录的古气候生态环境演化第55-61页
   ·孢粉记录的古生态环境演化第55-56页
   ·西宁盆地孢粉记录的干旱环境演化第56-57页
   ·孢粉记录结果与全球变化的对比第57-61页
第四章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新生代孢粉记录的综合研究及其意义第61-79页
 第一节 孢粉记录与孢粉植物群演化第61-73页
 第二节 西北内陆地区孢粉植物群记录与新生代环境演化第73-76页
 第三节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环境的形成第76-79页
第五章 关于西宁盆地针叶林的演化及其生态意义的探讨第79-115页
 第一节 主要针叶林分子概述第79-88页
 第二节 西宁盆地新生代针叶林生态意义探讨第88-97页
 第三节 谢家剖面木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第97-106页
 第四节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的探讨:来自西宁盆地孢粉植物群的记录第106-115页
第六章 结论、存在问题与展望第115-117页
   ·主要结论第115-116页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36页
附录一第136-141页
附录二第141-143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43-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光致异构化昆虫激肽的合成、活性及结构研究
下一篇:Cvv肽对离体大鼠胃底肌和豚鼠回肠收缩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