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流行病学与防疫论文--防疫措施和管理论文

厦门蚊种调查与白纹伊蚊种群构建及其生物学特征和毒理学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部分 厦门吸血双翅目(蚊亚科)种类初步调查第14-41页
 Ⅰ 前言第14-22页
  1 蚊科分类鉴定特征概述第14-16页
  2 蚊虫的生态习性第16-17页
  3 吸血蚊类的危害第17-20页
  4 厦门概述第20页
  5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20-22页
 Ⅱ 材料和方法第22-25页
  1 采集时间及采集地点第22页
  2 采集和保存工具第22页
  3 蚊虫采集方法第22-23页
  4 蚊虫标本的制作第23-24页
  5 标本的分类鉴定第24-25页
 Ⅲ 结果第25-40页
  一.引言第25-26页
  二.厦门蚊种分类地位及其主要特征第26-40页
   蚊亚科 Culicinae第26-40页
     库蚊族 Culicini第26-37页
      库蚊属 Genus Culex Linnaeus,1758第26-33页
       1.致倦库蚊 Culex(C.)fatigans Wiedemann,1828第27-29页
       2.三带喙库蚊 Culex(C.)tritaeniorhynchus Giles,1901第29-31页
       3.拟态库蚊 Culex(C.)mimeticus Noé,1899第31-33页
      伊蚊属 Genus Aedes Meigen,1818第33-37页
       覆蚊亚属 Subgenus Stegomyia Theobald,1901第33页
       4.白纹伊蚊 Aedes(Stegomyia)albopictus(Skuse,1894)第33-35页
       纷蚊亚属 Subgenus Finlaya Theobald,1903第35页
       5.乳点伊蚊 Aedes(Finlaya)macfarlanei(Edwards,1914)第35-37页
     按蚊族 Anophelini第37-40页
      按蚊属 Genus Anopheles Meigen,1818第37-40页
       6.中华按蚊 Anopheles(A.)hyrcanus var.sinensis第37-40页
 Ⅳ 总结与讨论第40-41页
第二部分 厦门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实验室的种群构建及生物学特征的观察第41-67页
 Ⅰ 前言第41-46页
  1 白纹伊蚊概述第41-42页
   ·白纹伊蚊的季节动态第41页
   ·白纹伊蚊孳生特点第41页
   ·白纹伊蚊危害第41-42页
  2 白纹伊蚊研究进展第42-45页
   ·白纹伊蚊的扩散与种群建立第42-43页
   ·白纹伊蚊的调查监测第43页
   ·白纹伊蚊的防控第43-45页
  3.本文研究意义第45-46页
 Ⅱ 材料和方法第46-53页
  1 材料第46页
  2 实验方法第46-49页
   ·卵的收集与保存第46页
   ·幼虫的饲养第46-47页
   ·蛹的饲养第47页
   ·成蚊的饲养第47-48页
   ·成蚊的产卵习性研究第48-49页
  3.数据处理第49-53页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第49-51页
   ·Pearson相关性分析第51-53页
 Ⅲ 结果第53-65页
  1 白纹伊蚊形态学特征第53-56页
   ·卵(Egg)第53页
   ·幼虫(Larvae)第53-55页
   ·蛹(Pupae)第55-56页
   ·成蚊(Adult)第56页
  2 白纹伊蚊的生活史第56-59页
   ·卵的孵化率第56-57页
   ·幼虫的成活率与蛹化率第57-58页
   ·蛹期羽化率第58-59页
   ·成蚊第59页
  3 白纹伊蚊产卵习性第59-65页
   ·颜色对白纹伊蚊产卵量的影响第59-61页
   ·产卵介质表面粗糙度对白纹伊蚊产卵量的影响第61-62页
   ·产卵器相对高度对白纹伊蚊产卵量的影响第62-65页
 Ⅳ 讨论第65-67页
第三部分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重金属、有机锡急性毒理学的研究第67-93页
 Ⅰ 前言第67-70页
  1 我国土壤、水体重金属及有机锡污染的现状第67-68页
  2 重金属铜、汞、有机锡对动物和人体的危害第68页
  3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68-70页
 Ⅱ 材料方法第70-74页
  1 材料第70页
  2 急性毒理试验方法第70-71页
  3 数据分析第71-74页
 Ⅲ 结果与分析第74-89页
  1 毒液对白纹伊蚊第2期幼虫的急性毒理试验第74-80页
   ·铜(Cu~(2+))对白纹伊蚊第2期幼虫的24h-LC50第74-76页
   ·汞(Hg~+)对白纹伊蚊第2期幼虫的24h-LC50第76-78页
   ·三甲基锡对白纹伊蚊第2期幼虫的24h-LC50第78-80页
  2 毒液对白纹伊蚊第4期幼虫的急性毒理试验第80-86页
   ·铜(Cu~(2+))对白纹伊蚊第4幼虫的24h-LC50第80-82页
   ·汞(Hg~+)对白纹伊蚊第4幼虫的24h-LC50第82-84页
   ·三甲基锡对白纹伊蚊第4幼虫的24h-LC50第84-86页
  3 毒液对白纹伊蚊虫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第86-89页
   ·Cu~(2+)对白纹伊蚊虫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第86-87页
   ·Hg~+对白纹伊蚊虫卵孵化率的影响第87页
   ·三甲基锡对白纹伊蚊虫卵孵化率的影响第87-89页
 Ⅳ 讨论第89-92页
  1 Cu~(2+)对厦门白纹伊蚊第2、4期幼虫的毒性效应的比较第89-90页
  2 Hg~+对于厦门白纹伊蚊第2、4期幼虫的毒性效应的比较第90-91页
  3 三甲基锡对于厦门白纹伊蚊第2、4期幼虫的毒性效应的比较第91页
  4 Cu、Hg、三甲基锡对白纹伊蚊虫卵孵化率的影响第91-92页
 Ⅴ 结论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蜚蠊共附生放线菌的分离、活性筛选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下一篇:美国公共卫生领域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研究(198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