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问题提出 | 第11-43页 |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的确定 | 第12-24页 |
第三节 理论构想的提出 | 第24-43页 |
第二章 共同成分问卷的编制 | 第43-64页 |
第一节 辅导关系分问卷WAI-S的修订 | 第43-48页 |
第二节 当事人分问卷的编制 | 第48-53页 |
第三节 辅导师分问卷的编制 | 第53-57页 |
第四节 环境力量分问卷的编制 | 第57-60页 |
第五节 辅导策略分问卷的编制 | 第60-64页 |
第三章 学校心理辅导结果问卷的编制 | 第64-80页 |
第一节 症状问卷Y-0Q30.1的修订 | 第64-70页 |
第二节 健康问卷SOS-10的修订 | 第70-75页 |
第三节 青少年发展问卷的编制 | 第75-80页 |
第四章 学校心理辅导效果评价 | 第80-95页 |
第一节 学校心理辅导状况调查 | 第80-84页 |
第二节 学校心理辅导效果总体评价 | 第84-88页 |
第三节 人口学变量与辅导效果的关系 | 第88-95页 |
第五章 共同成分与辅导效果的关系模型 | 第95-101页 |
1 目的 | 第95页 |
2 方法 | 第9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95-99页 |
4 讨论 | 第99-100页 |
5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学校心理辅导效果的相关研究 | 第101-111页 |
第一节 早期反应效应研究 | 第101-104页 |
第二节 会谈结果反馈与辅导效果 | 第104-106页 |
第三节 质性研究 | 第106-111页 |
第七章 总的讨论 | 第111-120页 |
1 关于测量工具 | 第111-113页 |
2 关于辅导效果 | 第113-115页 |
3 关于作用途径 | 第115页 |
4 关于早期反应 | 第115-116页 |
5 关于会谈反馈效应 | 第116页 |
6 关于质性研究 | 第116-117页 |
7 对策 | 第117-119页 |
8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119-120页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6页 |
附录 | 第136-150页 |
致谢 | 第150-151页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