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引言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第二章 组合模具智能化设计系统的理论基础 | 第14-30页 |
·组合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 | 第14-18页 |
·组合冲模的使用范围及技术参数 | 第14页 |
·组合冲模的标准元件 | 第14-17页 |
·组合冲模的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组合模具设计的专家经验 | 第18-26页 |
·模具结构的选择经验 | 第18-23页 |
·模具元件的选择经验 | 第23-25页 |
·组合模具的拼装经验 | 第25-26页 |
·组合模具智能化设计系统的开发技术 | 第26-30页 |
·SolidWorks 二次开发技术 | 第26-27页 |
·Visual C++编程技术 | 第27-28页 |
·数据库技术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组合模具自动装配技术的研究 | 第30-47页 |
·组合模具元件装配模型 | 第30-36页 |
·组合模具元件装配模型的描述 | 第30-32页 |
·组合模具元件的装配特征 | 第32-33页 |
·组合模具元件间的装配关系 | 第33-35页 |
·组合模具元件装配特征的命名规则 | 第35-36页 |
·组合模具元件装配规则 | 第36-42页 |
·装配可行性规则 | 第36-38页 |
·组合模具装配方法 | 第38-39页 |
·组合模具自动装配中装配路径的选择 | 第39-40页 |
·集合论 | 第40页 |
·组合模具元件装配模型的数学模型 | 第40-41页 |
·组合模具自动装配程序的设计 | 第41-42页 |
·组合模具元件自动装配程序的实现 | 第42-47页 |
·基于VC++的SolidWorks 装配体二次开发技术 | 第42-44页 |
·组合模具自动装配的实现 | 第44-45页 |
·组合模具自动装配实例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组合模具智能化设计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 第47-75页 |
·组合冲模智能化设计系统的菜单结构 | 第47-49页 |
·文件 | 第49-52页 |
·新建模具 | 第49页 |
·打开模具 | 第49-50页 |
·保存模具 | 第50-52页 |
·冲压件工艺分析 | 第52-55页 |
·工艺信息输入 | 第53页 |
·冲压件显示 | 第53-54页 |
·冲压件造型 | 第54页 |
·冲压件保存 | 第54-55页 |
·交互式设计 | 第55-59页 |
·模具元件库 | 第55-57页 |
·专用件造型 | 第57页 |
·专用件保存 | 第57-58页 |
·专用件检索 | 第58-59页 |
·检索式设计 | 第59-64页 |
·模具检索 | 第59页 |
·模具检索对话框 | 第59-60页 |
·模具检索方法 | 第60-61页 |
·数理逻辑 | 第61-62页 |
·模具检索信息分析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2-63页 |
·模具检索的程序设计 | 第63页 |
·模具删除 | 第63-64页 |
·智能化设计 | 第64-75页 |
·组合冲模自动选件的研究 | 第64-73页 |
·组合冲模自动装配的研究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组合冲模智能化设计系统的编译与运行 | 第75-86页 |
·程序的编译 | 第75-76页 |
·程序的打包 | 第76-79页 |
·组合冲模智能化设计系统的运行 | 第79-80页 |
·组合冲模智能化设计系统运行实例 | 第80-86页 |
·冲压件的造型 | 第80页 |
·冲压件工艺分析 | 第80-81页 |
·组合冲模智能化设计 | 第81-83页 |
·单圆孔组合冲模的保存 | 第83-8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7页 |
·全文总结 | 第86页 |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附录 1 —模具保存对话框程序 | 第91-94页 |
附录 2 —元件库对话框程序 | 第94-98页 |
附录 3 —模具检索对话框程序 | 第98-104页 |
附录 4 —智能化设计程序 | 第104-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