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双歧杆菌与嗜酸乳杆菌最适混合培养条件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益生菌概论第10-15页
     ·益生菌介绍第10-11页
     ·益生菌的益生机理第11-12页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第12页
     ·益生菌的应用第12-14页
     ·目前国内外益生菌的研究热点第14-15页
   ·益生元概论第15-16页
     ·益生元的概念与种类第15页
     ·益生元的健康效应第15-16页
   ·微生物微胶囊技术概论第16-18页
     ·微生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特点第17页
     ·微生物微胶囊形成的影响因素第17-18页
   ·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8-20页
     ·立题意义第18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青春双歧杆菌与嗜酸乳杆菌单独培养生长条件的研究第20-33页
   ·材料第20-21页
     ·菌种第20页
     ·试验所用主要试剂药品第20-21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1页
   ·方法第21-24页
     ·培养基的配制第21-22页
     ·青春双歧杆菌与嗜酸乳杆菌菌种的活化与扩大培养第22页
     ·活菌数的测定方法第22页
     ·青春双歧杆菌生长曲线及pH 值变化曲线的测定第22页
     ·嗜酸乳杆菌生长曲线及pH 值变化曲线的测定第22页
     ·培养基的筛选第22-23页
     ·碳源的优化第23页
     ·氮源的优化第23页
     ·益生元(低聚糖)的优化第23-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32页
     ·青春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生长曲线及pH 值变化曲线的测定第24-25页
     ·培养基的筛选第25-27页
     ·碳源的优化第27-28页
     ·氮源的优化第28-30页
     ·益生元(低聚糖)的优化第30-32页
   ·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青春双歧杆菌与嗜酸乳杆菌混合培养生长条件的研究第33-43页
   ·材料第33-34页
     ·菌种第33页
     ·试验所用主要试剂药品第33-34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4页
   ·试验方法第34-37页
     ·培养基的配置第34页
     ·培养条件第34页
     ·计数方法第34-35页
     ·青春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在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时的生长情况与pH 值的变化第35页
     ·益生元不同添加量对青春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混合培养的影响第35-36页
     ·不同pH 值对青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混合培养的影响第36页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青春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混合培养条件第36页
     ·数据处理第36-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42页
     ·青春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在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时的生长情况与pH 值的变化第37-38页
     ·益生元不同添加量对青春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混合培养的影响第38页
     ·不同pH 值对青春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混合培养的影响第38-39页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青春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混合培养条件第39-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青春双歧杆菌与嗜酸乳杆菌最大活菌得率的研究第43-50页
   ·材料第43-44页
     ·菌种第43页
     ·试剂第43页
     ·试验仪器第43-44页
     ·培养基第44页
   ·试验方法第44-45页
     ·离心速度、离心时间对青春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混合菌液活菌得率的影响第44页
     ·正交试验第44-45页
     ·活菌计数法及活菌得率的计算第45页
   ·结果与分析第45-48页
     ·离心速度、离心时间对混合菌活菌得率的影响第45-47页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47-48页
     ·验证试验结果第48页
   ·小结第48-50页
第5章 青春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混合菌株新产品的开发第50-60页
   ·材料第50-51页
     ·菌种第50页
     ·试剂第50-51页
     ·仪器第51页
   ·试验方法第51-55页
     ·培养基及其他溶液的配制第51页
     ·活菌计数第51-52页
     ·其它指标的测定第52页
     ·益生菌产品的制备工艺第52页
     ·合生元微胶囊的制备第52-53页
     ·合生元硬胶囊的制备第53-54页
     ·合生元液体制剂的制备第54页
     ·保护剂的筛选第54页
     ·合生元微胶囊在模拟人体胃肠道中的存活率和崩解试验第54-55页
     ·合生元微胶囊、合生元硬胶囊(冻干粉)及液态制剂保质期试验第55页
   ·结果与分析第55-59页
     ·合生元微胶囊的包封率第55-56页
     ·保护剂的筛选结果第56页
     ·合生元微胶囊模拟人体胃肠道中的存活率和崩解试验第56-58页
     ·合生元微胶囊、硬胶囊(冻干粉)及液态制剂保存第58-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中英文缩略词表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隧道式干燥机的节能参数研究
下一篇:聚醚组分微量水分脱除新技术及其在RIM-PUE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