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平原村镇防灾减灾策略探析与研究--以地震灾害为例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研究背景第9-11页
     ·灾害的严重性第9-10页
     ·村镇防灾的薄弱性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研究的目的、内容、思路与方法第18-23页
     ·研究目的第18页
     ·研究内容第18-20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22页
     ·拟解决的难点与创新点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二章 村镇灾害及防灾策略简述第24-38页
   ·村镇及灾害概述第24-28页
     ·村镇概述第24-26页
     ·灾害概述第26-28页
   ·村镇灾害第28-37页
     ·村镇灾害概述第28-30页
     ·火灾第30-32页
     ·洪灾第32-35页
     ·地质灾害第35-36页
     ·气象灾害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村镇地震灾害及其形成机制第38-47页
   ·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的形成机制第38-42页
     ·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第38-39页
     ·地震及次生灾害的形成机制第39-42页
   ·村镇地震第42-45页
     ·地震的破坏性第42-43页
     ·村镇地震的形成环境及防治策略第43-45页
   ·村镇地震影响因素的分析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宏观层面——村镇防震减灾规划策略第47-64页
   ·村镇防灾减灾规划第47-50页
   ·村镇选址第50-54页
     ·古代村镇选址第50-51页
     ·村镇选址的防灾作用第51页
     ·村镇选址的防震减灾策略第51-54页
   ·多个村镇的区域防震减灾策略第54-55页
   ·单体村镇形态结构的防震减灾规划策略第55-60页
     ·线性村镇第56-57页
     ·围点式村镇(中心式村镇)第57-58页
     ·网络式村镇第58-59页
     ·自由散落式村镇第59页
     ·村镇相对优势形态第59-60页
   ·建立村镇防灾减灾体系第60-63页
     ·综合防灾第60-61页
     ·空间上的防灾第61-62页
     ·时间上的防灾第62页
     ·村镇防灾减灾体系的建立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微观层面——村镇内部要素的防震减灾策略第64-85页
   ·村镇建筑第64-75页
     ·村镇建筑的抗震缺陷第65-68页
     ·村镇建筑的抗震减灾策略第68-75页
   ·村镇居民第75-77页
   ·村镇道路第77-80页
     ·村镇道路及其特点第77-78页
     ·村镇道路的防灾化设计第78-80页
   ·村镇避难场所第80-83页
     ·村镇避难场所的防灾要求第80-81页
     ·村镇避难场所位置的确定原则第81-82页
     ·村镇避难场所应配置的防灾设施第82-83页
   ·村镇生命线工程第83-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技术层面的村镇防震减灾策略第85-95页
   ·先进抗震技术的应用第85-89页
     ·地震预警技术第85-87页
     ·3S 系统在村镇地震灾害中的应用第87-89页
   ·村镇防灾的适宜技术第89-94页
     ·适宜技术第89页
     ·适宜技术应用的例子第89-94页
     ·平灾结合第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5-98页
   ·本文总结第95-96页
   ·展望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3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天然气汽车项目风险评价与安全管理研究
下一篇:CFD在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