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新型萘酰亚胺类化合物与DNA的作用初探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24页
   ·概述第9-13页
     ·小分子化合物与DNA的作用第10-11页
     ·DNA嵌入剂的特点和种类第11-13页
   ·萘酰亚胺类化合物作为抗癌先导研究概述第13-18页
     ·单萘酰亚胺的合成与研究第13-16页
     ·双萘酰亚胺的合成与研究第16-17页
     ·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发展前景第17-18页
   ·检测小分子化合物与DNA作用方式的方法第18-22页
     ·光谱法第18-20页
     ·流体力学法第20-21页
     ·X-射线衍射法和核磁共振法第21-22页
     ·电化学研究方法第22页
     ·质谱法第22页
   ·本研究工作主要内容第22-24页
2 新型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筛选及与DNA作用机理的研究第24-50页
   ·前言第24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24-29页
     ·新型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第24-28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28-29页
     ·主要实验试剂第29页
   ·实验方法第29-31页
     ·新型萘酰亚胺类化合物对EB-ctDNA体系的荧光猝灭作用第29页
     ·化合物和ct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29-30页
     ·化合物和ct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第30页
     ·化合物和ctDNA相互作用的圆二色谱第30页
     ·KI溶液对化合物-DNA体系的荧光猝灭作用第30页
     ·离子浓度对化合物-DNA体系荧光光谱的影响第30-31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31-48页
     ·新型萘酰亚胺类化合物对EB-ctDNA体系的荧光猝灭作用第31-34页
     ·化合物与ctDNA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第34-36页
     ·化合物与ctDNA作用的荧光光谱第36-38页
     ·化合物与ctDNA作用的圆二色谱第38-39页
     ·KI溶液对化合物-DNA体系的荧光猝灭作用第39-41页
     ·离子浓度对化合物-DNA体系荧光光谱的影响第41-42页
     ·化合物与ctDNA结合常数的计算第42-45页
     ·ctDNA对化合物的荧光猝灭方式判断第45-48页
   ·小结第48-50页
3 新型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及可能的细胞作用靶点初探第50-59页
   ·前言第50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50-51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50页
     ·主要实验试剂第50-51页
   ·实验方法第51-53页
     ·含异硫脲基团的6种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DNA损伤活性第51-52页
     ·细胞培养第52页
     ·MTT比色法检测化合物的细胞毒性第52页
     ·化合物对DNA Topo Ⅰ的抑制作用检测第52-53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53-58页
     ·含异硫脲基团的6种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DNA损伤活性第53-54页
     ·化合物细胞毒性的检测第54-56页
     ·化合物的DNA Topo Ⅰ抑制活性第56-58页
   ·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然抗癌药物芫花酯甲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以G4-DNA为靶点的卟啉类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