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状态机的J2ME程序GUI测试技术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技术 | 第14-24页 |
·测试模型 | 第14-18页 |
·有限状态机模型 | 第14-15页 |
·UML模型 | 第15-17页 |
·马尔可夫链模型 | 第17-18页 |
·文法模型 | 第18页 |
·支持工具 | 第18-19页 |
·支持有限状态机模型的工具 | 第18页 |
·支持 UML模型的工具 | 第18页 |
·支持马尔可夫链模型的工具 | 第18-19页 |
·测试步骤 | 第19-21页 |
·充分理解被测软件 | 第19页 |
·选择测试模型 | 第19-20页 |
·构造测试模型 | 第20页 |
·生成并执行测试用例 | 第20-21页 |
·评判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 第21页 |
·评价 | 第21-24页 |
·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技术的优势 | 第21-22页 |
·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技术的不足 | 第22-24页 |
第3章 基于有限状态机模型的软件测试技术 | 第24-36页 |
·相关术语定义 | 第24-25页 |
·经典测试方法 | 第25-36页 |
·T方法 | 第26-27页 |
·U方法 | 第27-28页 |
·D方法 | 第28-30页 |
·W方法 | 第30-33页 |
·Wp方法 | 第33-36页 |
第4章 GUI测试 | 第36-48页 |
·GUI简介 | 第36-37页 |
·GUI测试的特点 | 第37-41页 |
·覆盖率标准 | 第37-38页 |
·测试预言 | 第38页 |
·回归测试 | 第38-39页 |
·交互空间巨大 | 第39-41页 |
·隐藏的同步和依赖关系 | 第41页 |
·GUI测试的步骤 | 第41-42页 |
·确定测试内容 | 第41页 |
·构造测试用例 | 第41-42页 |
·生成预期输出 | 第42页 |
·执行测试用例并验证输出结果 | 第42页 |
·评判测试充分性 | 第42页 |
·回归测试 | 第42页 |
·J2ME图形用户界面 | 第42-48页 |
·高级用户界面及事件处理机制 | 第43-45页 |
·低级用户界面及事件处理机制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测试系统框架与实现 | 第48-64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48-50页 |
·被测程序管理单元 | 第49页 |
·程序规约生成单元 | 第49页 |
·有限状态机生成单元 | 第49页 |
·测试用例生成单元 | 第49-50页 |
·测试集创建单元 | 第50页 |
·测试集管理单元 | 第50页 |
·系统实现 | 第50-64页 |
·向导面板 | 第50-52页 |
·程序规约解析器详细设计 | 第52-53页 |
·有限状态机判定器详细设计 | 第53-55页 |
·有限状态机解析器详细设计 | 第55-57页 |
·测试用例生成器详细设计 | 第57-59页 |
·插桩程序生成器详细设计 | 第59-64页 |
第6章 实验结果 | 第64-70页 |
·实验环境 | 第64页 |
·实验数据 | 第64-65页 |
·实验结果及相关分析 | 第65-70页 |
·测试用例序列数目 | 第65-66页 |
·插桩代码量 | 第66-68页 |
·内存使用量 | 第68-70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总结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