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 第7-15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关键点 | 第9-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第2章 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 | 第15-24页 |
·产业集聚及相关概念 | 第15-19页 |
·产业集聚的提出及其界定 | 第15-16页 |
·集聚经济及其分类 | 第16页 |
·外部经济与产业集聚 | 第16-17页 |
·产业集聚与其他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产业集聚理论综述 | 第19-24页 |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 第19-20页 |
·韦伯工业区位论 | 第20-21页 |
·波特的簇群论 | 第21-22页 |
·克鲁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 | 第22-24页 |
第3章 江西小型工业企业产业集聚现状和评估 | 第24-42页 |
·样本数据和计算说明 | 第24页 |
·产业聚集测度方法 | 第24-27页 |
·区位基尼系数(空间基尼系数G) | 第25-26页 |
·区位熵(Bi) | 第26页 |
·集中度(CRn) | 第26页 |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简称Hi指数)和N指数 | 第26-27页 |
·江西小型工业企业产业集聚实证分析 | 第27-36页 |
·集聚行业整体竞争力评估 | 第36-42页 |
第4章 江西小型工业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42-48页 |
·江西小型工业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有些产业仅限于简单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层次较低 | 第42页 |
·产业结构中存在着"集中尚可,集群不足"问题 | 第42-43页 |
·园区产业集聚效应较弱 | 第43页 |
·企业的根植性和环境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后劲不足 | 第43-44页 |
·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低,高端技术产业发展落后 | 第44页 |
·影响小型工业产业集聚的因素分析 | 第44-48页 |
·要素禀赋的影响 | 第44-45页 |
·技术含量的影响 | 第45页 |
·出口状况变动的影响 | 第45-46页 |
·省外投资的影响 | 第46页 |
·龙头企业的"催生"影响 | 第46-48页 |
第5章 小型工业企业集聚模式及其借鉴 | 第48-53页 |
·小型工业产业集聚的模式 | 第48-50页 |
·市场主导型集聚模式 | 第48页 |
·指向性集聚模式 | 第48-49页 |
·资本转移模式 | 第49页 |
·经济联系集聚模式 | 第49-50页 |
·借鉴和启示 | 第50-53页 |
·内源型品牌企业或"旗舰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第50-51页 |
·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聚集的"高新化"发展模式 | 第51-52页 |
·"小狗经济"发展模式 | 第52-53页 |
第6章 促进我省加速小型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3-59页 |
·调整政府行为,推进产业集群的环境建设 | 第53-54页 |
·规范培育和完善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促进内部网络的形成 | 第54-55页 |
·引进高端人才,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特色园区建设 | 第55-56页 |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进程,立足省情,发展集群企业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