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 第1-9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9-57页 |
| ·引言 | 第9页 |
| ·有机光功能材料简介 | 第9-23页 |
| ·有机小分子 | 第10-18页 |
| ·树枝状大分子 | 第18-23页 |
| ·有机光功能材料的基本光物理过程 | 第23-35页 |
| ·基态、激发态和势能面 | 第23-24页 |
| ·线性吸收 | 第24-27页 |
| ·荧光发射 | 第27-32页 |
| ·双光子吸收 | 第32-35页 |
| ·有机光功能材料的应用 | 第35-46页 |
| ·有机发光材料的应用 | 第35-40页 |
| ·有机双光子吸收材料的应用 | 第40-46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目的和主要研究成果 | 第46-48页 |
| ·研究思路 | 第46页 |
| ·研究目的 | 第46-47页 |
| ·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7页 |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测试仪器 | 第57-63页 |
| ·实验用试剂和材料 | 第57页 |
| ·实验用试剂 | 第57页 |
| ·实验用材料 | 第57页 |
| ·实验用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57-62页 |
| ·核磁共振谱(NMR)测试 | 第57页 |
| ·紫外-可见吸收(UV-Vis)光谱 | 第57页 |
| ·荧光(PL)光谱 | 第57-58页 |
| ·荧光寿命 | 第58页 |
| ·差热分析(DSC) | 第58页 |
| ·单晶X-Ray 衍射 | 第58-59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59页 |
| ·动态光散射(DLS) | 第59页 |
| ·电化学性质的测试 | 第59页 |
| ·双光子吸收截面积 | 第59-61页 |
| ·双光子诱导荧光 | 第61页 |
| ·光泵浦激光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 第3章 9,10-二苯乙烯基蒽衍生物的光物理性质研究 | 第63-91页 |
| ·引言 | 第63-64页 |
| ·晶体结构 | 第64-69页 |
| ·单晶的制备 | 第64-65页 |
| ·单晶结构的确定 | 第65-66页 |
| ·分子间相互作用与堆积模式 | 第66-69页 |
| ·电子结构 | 第69-76页 |
| ·分子构型优化 | 第69-72页 |
| ·前线分子轨道 | 第72-74页 |
| ·带有电荷状态的分子结构 | 第74-76页 |
| ·电化学性质 | 第76-78页 |
| ·热力学性质 | 第78-80页 |
| ·吸收与发射光谱 | 第80-83页 |
| ·聚集诱导发光性质 | 第83-85页 |
| ·变温核磁性质 | 第83-84页 |
| ·低温荧光 | 第84-85页 |
| ·晶体的放大自发射性质 | 第85-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第4章 以蒽为核的树枝状大分子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 | 第91-111页 |
| ·引言 | 第91-92页 |
| ·分子结构 | 第92-95页 |
| ·吸收与发射光谱 | 第95-98页 |
| ·聚集诱导发光性质 | 第98-104页 |
| ·荧光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 第98-99页 |
| ·聚集态的荧光性质 | 第99-101页 |
| ·限制分子内振转运动 | 第101-104页 |
| ·热学性质 | 第104-105页 |
| ·电化学性质 | 第105-10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 第5章 以苯为核的树枝状大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性质及应用 | 第111-131页 |
| ·引言 | 第111-112页 |
| ·分子结构 | 第112-113页 |
| ·线性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 第113-115页 |
| ·双光子吸收性质 | 第115-118页 |
| ·双光子激发荧光 | 第118-120页 |
| ·双光子光限幅 | 第120-121页 |
| ·双光子上转换激光 | 第121-126页 |
| ·Ph-G0 晶体发射光谱的自波导现象 | 第122-123页 |
| ·Ph-G0 的放大自发射性质 | 第123-1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7-131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131-13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3-137页 |
| 致谢 | 第137-139页 |
| 中文摘要 | 第139-142页 |
| Abstract | 第142-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