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微纳复合薄膜的发展历史 | 第10-12页 |
·微纳复合薄膜的前景、分类、结构、性能及其应用 | 第12-15页 |
·微纳复合薄膜的分类 | 第12-13页 |
·微纳复合薄膜的结构 | 第13-14页 |
·微纳复合薄膜的性能 | 第14-15页 |
·微纳复合薄膜的重要性 | 第15-17页 |
·开展微纳复合薄膜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17-18页 |
·微纳复合薄膜制备技术简介以及研制微纳复合薄膜装置的意义 | 第18-19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9-22页 |
·本次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微纳复合薄膜制备技术的研究及其制备原理 | 第22-36页 |
·微纳复合薄膜制备技术的研究历史 | 第22-27页 |
·基于静电作用的微纳复合薄膜制备技术 | 第27页 |
·在静电作用下微纳复合薄膜制备的基本原理及过程 | 第27-36页 |
·常见的静电微纳复合薄膜制备材料 | 第27-28页 |
·微纳复合薄膜层层制备过程 | 第28-29页 |
·微纳复合薄膜层层制备的优点 | 第29-30页 |
·层层制备微纳复合薄膜驱动力 | 第30-31页 |
·微纳复合薄膜静电引力作用的驱动力 | 第30页 |
·微纳复合薄膜氢键作用的驱动力 | 第30-31页 |
·微纳复合薄膜配位键作用的驱动力 | 第31页 |
·微纳复合薄膜电荷转移作用的驱动力 | 第31页 |
·微纳复合薄膜疏水相互作用的驱动力 | 第31页 |
·影响层层制备微纳复合薄膜的因素 | 第31-36页 |
·离子强度 | 第32-33页 |
·溶液中聚电解质分子的电荷密度 | 第33页 |
·溶液的 pH 值 | 第33-34页 |
·溶剂性质 | 第34页 |
·溶液温度 | 第34-35页 |
·其他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制备微纳复合薄膜自动制膜装置的设计 | 第36-62页 |
·用来制备微纳复合薄膜自动制膜装置的总体方案 | 第37页 |
·制备微纳复合薄膜自动制膜装置的机械设计方案 | 第37-46页 |
·机械结构 | 第37-39页 |
·机械手的原理与选用 | 第39-42页 |
·机械手的组成 | 第39-40页 |
·机械手的分类 | 第40-41页 |
·机械手自由度 | 第41页 |
·机械手几个重要参数 | 第41-42页 |
·机械手原理 | 第42页 |
·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及其电机的选用 | 第42-46页 |
·感应子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 第43-45页 |
·本装置步进电机的选择 | 第45-46页 |
·制备微纳复合薄膜自动制膜装置的电子控制部分 | 第46-62页 |
·制膜装置的电路部分 | 第46-52页 |
·系统信号的输出 | 第46-48页 |
·系统信号的输入 | 第48-49页 |
·此装置电路设计 | 第49-52页 |
·制膜装置应用程序界面设置 | 第52-62页 |
·VB 的特点及功能 | 第52页 |
·VB 的坐标系统 | 第52-53页 |
·操作界面的设计 | 第53-62页 |
第四章 自动制膜装置制备微纳复合薄膜工艺流程 | 第62-71页 |
·制备微纳复合薄膜基本流程 | 第62-63页 |
·具体实验为例详细说明制备微纳复合薄膜工艺流程 | 第63-71页 |
·引言 | 第64-65页 |
·实验部分 | 第65-68页 |
·试验中用到的试剂 | 第65页 |
·聚(4-乙烯基吡啶)锇配合物(PVP-Os)的合成 | 第65-66页 |
·试验中所用到得仪器 | 第66-67页 |
·微纳复合薄膜的制备过程 | 第67-68页 |
·实验结果及其简单讨论 | 第68-71页 |
·多层膜沉积过程和吸附饱和时间分析 | 第68-69页 |
·不同扫速的循环伏安变化以及影响电流的因素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课题总结 | 第71-72页 |
·课题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摘要 | 第83-85页 |
Abstract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