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高等教育理论论文

高校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7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信息素质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第10-11页
     ·信息素质合作教育实践研究第11-12页
     ·我国信息素质合作教育研究第12-14页
   ·相关概念解析第14-16页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第16页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16-17页
第1章 开展信息素质合作教育的背景第17-22页
   ·传统教育理念受到了强烈冲击第17-18页
   ·信息素质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决定其教育模式的合作性第18-22页
     ·信息素质教育具有全民合作参与的特性第19-20页
     ·信息素质教育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第20-22页
第2章 传统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导致的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2-28页
   ·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缺乏其他学科理论支撑第22-23页
   ·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实践领域缺乏交流与合作第23-28页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实施缺少其他社会力量的合作参与第24-25页
     ·信息素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缺乏合作交流第25-28页
第3章 美国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模式及借鉴意义第28-35页
   ·美国信息合作教育模式介绍第28-31页
     ·宏观合作模式第28-29页
     ·中观合作模式第29-30页
     ·微观合作模式第30-31页
   ·美国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模式的借鉴意义第31-35页
     ·加强理论研究才能推动信息素质合作教育的发展第31-32页
     ·信息素质基础教育不容忽视第32-33页
     ·信息素质合作教育应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第33-35页
第4章 建构我国高校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模式第35-48页
   ·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模式图第35-36页
   ·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模式构成要素及其功能分析第36-43页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素质合作教育的中坚力量第36-37页
     ·高校馆员、学科教师和学生分别是信息素质教育施教和受教者第37-39页
     ·学校各部门为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提供各种保障和支撑第39-40页
     ·高校图书馆联盟为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提供平台第40-41页
     ·中小学图书馆为信息素质高等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第41-42页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为合作教育的发展开拓前景第42-43页
   ·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第43-48页
     ·教育理念第43-45页
     ·组织机构第45-46页
     ·制度政策第46-48页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影响因子与h系列指数的期刊学术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研究
下一篇:基于图书情报组织的信息生态系统模型构建及其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