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本文所用英文缩写词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0页 |
·VBE-1简介 | 第13-14页 |
·VBE-1药理活性及机制研究 | 第14-16页 |
·VBE-1抗肿瘤机制 | 第14-15页 |
·VBE-1对耐药肿瘤细胞株的作用 | 第15-16页 |
·活性研究 | 第16-17页 |
·体外细胞实验 | 第16页 |
·体内移植瘤实验 | 第16-17页 |
·VBE-1生物转化研究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VBE-2生物转化研究 | 第20-33页 |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仪器 | 第20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20页 |
·试验动物 | 第20-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给药方案及样品收集 | 第21页 |
·样品处理 | 第21页 |
·色谱条件 | 第21-22页 |
·代谢产物的制备 | 第22页 |
·实验结果 | 第22-31页 |
·雌性大鼠尿样检测结果 | 第22-24页 |
·雄性大鼠尿样检测结果 | 第24-25页 |
·雌性大鼠粪样 | 第25-27页 |
·雄性大鼠粪样 | 第27-28页 |
·代谢物的结构鉴定 | 第28-31页 |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EVn50生物转化研究 | 第33-39页 |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仪器 | 第33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33页 |
·试验动物 | 第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给药方案及样品收集 | 第33页 |
·样品处理 | 第33-34页 |
·色谱条件 | 第34页 |
·实验结果 | 第34-38页 |
·雌性大鼠尿液代谢图谱 | 第34-35页 |
·雄性大鼠尿液代谢图谱 | 第35-37页 |
·大鼠粪便代谢图谱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测定VBE-1大鼠血药浓度方法学 | 第39-4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9-40页 |
·仪器 | 第39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39页 |
·空白血浆 | 第39-40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40页 |
·VBE-1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40页 |
·内标水飞蓟宾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40页 |
·代谢产物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40页 |
·分析条件 | 第40-41页 |
·色谱条件 | 第40页 |
·质谱条件 | 第40-41页 |
·样品处理方法学及结果 | 第41-45页 |
·方法的选择性 | 第41-42页 |
·标准曲线 | 第42-43页 |
·定量下限 | 第43页 |
·提取回收率 | 第43-44页 |
·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 | 第44-45页 |
·样品稳定性考察 | 第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第五章 3种给药方式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46-59页 |
·试验材料 | 第46页 |
·仪器 | 第46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46页 |
·实验动物 | 第46页 |
·试验方法 | 第46-47页 |
·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 第46-47页 |
·血浆样品的测定 | 第47页 |
·数据处理 | 第47页 |
·分析条件 | 第47-48页 |
·3种给药方式药动学结果 | 第48-57页 |
·VBE-1药动学研究结果 | 第48-51页 |
·VBE-1与VBE-2联合给药药动学研究结果 | 第51-54页 |
·EVn50药动学研究结果 | 第54-57页 |
·结果分析 | 第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第59-61页 |
第七章 牡荆属植物及其中木脂素化合物研究进展 | 第61-71页 |
·植物学研究 | 第61-62页 |
·概述 | 第61-62页 |
·植物学特征 | 第62页 |
·牡荆属植物中的木脂素类化合物 | 第62-66页 |
·牡荆属药用植物及药理活性 | 第66-70页 |
·黄荆(V.negundo) | 第67-68页 |
·穗花牡荆(V.agnus-castus) | 第68-69页 |
·蔓荆(V.trifolia)和单叶蔓荆(V.rotundifolia) | 第69页 |
·其他牡荆属药用植物 | 第69-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附录 VBE-2代谢产物波谱图 | 第76-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