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宁夏引黄灌区的水利技术选择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宁夏引黄灌区的地理环境与水利开发史 | 第12-19页 |
第一节 宁夏引黄灌区的地理环境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历史时期宁夏引黄灌区的形成与发展 | 第13-15页 |
第三节 清代宁夏引黄灌区水利开发的背景 | 第15-19页 |
第二章 三大渠道的开凿:灌区渠系规模的完善 | 第19-26页 |
第一节 大清渠的开凿:清代宁夏灌区水利建设的肇始 | 第19-22页 |
一、康熙年间宁夏河西区水利状况 | 第19-21页 |
二、大清渠的开凿 | 第21页 |
三、大清渠开凿后的影响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惠农、昌润渠的开凿与宝丰、新渠二县的设定 | 第22-26页 |
一、惠农渠的开凿背景与新渠县的设定 | 第22-23页 |
二、惠农渠的开凿及其渠系路线 | 第23-25页 |
三、昌润渠的开凿——六洋河的改建 | 第25页 |
四、惠农、昌润二渠的开凿与区域发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渠道的疏浚 | 第26-34页 |
第一节 灌区历代岁修的传统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清代灌区的岁修 | 第27-29页 |
第三节 渠道维护的渠工技术与管水经验 | 第29-34页 |
一、渠系建筑物 | 第29-30页 |
二、草土围堰的浚修方法 | 第30-32页 |
三、渠道引水灌溉的法则 | 第32-34页 |
第四章 贡献突出的水利官员 | 第34-45页 |
第一节 水利同知王全臣及其用夫之法 | 第34-38页 |
一、用夫之法 | 第35-37页 |
二、汉延渠暗洞的维修 | 第37-38页 |
第二节 通智开凿惠农、昌润渠 | 第38-40页 |
一、惠农、昌润渠的开凿与插汉托辉地的开发 | 第38-39页 |
二、整修唐徕并设疏浚底石和测量水位的桥柱 | 第39-40页 |
第三节 钮廷彩创建红柳沟环洞飞槽 | 第40-41页 |
第四节 杨应据与浚修条款 | 第41-45页 |
一、春浚十二则 | 第41-44页 |
二、封表积弊的对策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5-49页 |
第一节 区域环境对水利开发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一、自然环境对水利开发的影响 | 第45-46页 |
二、人文环境对水利开发的影响 | 第46页 |
第二节 水利开发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