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基于DEM的流域地貌形态特征量化及侵蚀产沙模型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31页
   ·选题依据第11-12页
   ·基本概念分析第12-14页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第12-13页
     ·尺度(scale)与尺度转换(scaling)第13页
     ·分形与分形维数第13-14页
   ·流域地貌形态特征量化表达与侵蚀产沙的关系研究综述第14-22页
     ·以数理统计、相关分析为特征的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定量研究第14-15页
     ·侵蚀产沙模型中的地貌形态定量表达与流域侵蚀关系研究第15-19页
     ·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分形研究第19-21页
     ·DEM及流域地貌形态特征指标提取研究第21-22页
   ·不同空间尺度侵蚀产沙模型研究综述第22-26页
     ·坡面模型第22-24页
     ·流域模型第24-26页
     ·区域模型第26页
   ·土壤侵蚀尺度效应与尺度转换的研究第26-28页
   ·小结第28-31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31-41页
   ·研究区概况第31-35页
     ·地理位置及其基本地貌信息第31-32页
     ·气候、水文第32-33页
     ·土壤及植被情况第33-34页
     ·地质第34页
     ·侵蚀情况第34-35页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35-37页
     ·研究内容第35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35-36页
     ·数据来源第36-37页
   ·野外考察第37-41页
     ·考察路线第37页
     ·考察内容第37-41页
第三章 基于DEM的流域地貌形态量化指标计算方法研究第41-55页
   ·DEM数据说明第41页
   ·DEM精度验证第41-44页
     ·验证原理第41页
     ·验证过程第41-44页
   ·流域地貌三维分形信息盒维数计算第44-47页
     ·DEM的分维特征第44页
     ·三维分形信息盒维数计算原理第44-45页
     ·三维分形信息盒维数计算过程第45-47页
   ·其它基于DEM的地貌指标提取第47-53页
     ·沟壑特征信息提取第48-50页
     ·DEM子流域划分第50-51页
     ·流域面积、流域面积比和平均高差的提取第51页
     ·沟壑密度提取第51-53页
     ·最大高差、平均坡度、侵蚀积分值提取第53页
   ·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流域地貌形态指标提取结果及其相互关系分析第55-61页
   ·流域地貌形态量化单因子要素相关关系计算结果第55-56页
   ·流域地貌形态量化单因子要素关系分析第56-58页
     ·三维分形信息盒维数与地貌量化单因子的关系第57-58页
     ·其它地貌量化单因子间的关系第58页
   ·小结第58-61页
第五章 基于DEM的流域地貌三维信息盒维数尺度效应与产沙模型研究第61-73页
   ·流域地貌三维分形信息盒维数与像元尺度关系研究第61-65页
   ·岔巴沟流域次暴雨统计产沙模型研究第65-72页
     ·模型因子的选取第66-67页
     ·模型建立第67-69页
     ·模型检验第69-72页
   ·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第73-75页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第73-74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81页
作者简历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流域人为加速侵蚀与农户水土保持行为研究
下一篇:湖北省耕地资源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