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

习惯国际法的司法确定

中文摘要第1-12页
英文摘要第12-17页
导论第17-36页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7-26页
 二、研究文献回顾第26-29页
 三、研究范围与基本概念界定第29-31页
 四、研究思路、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第31-33页
 五、本文的学术创新点第33-36页
第一章 习惯国际法作为国际法的核心第36-62页
 一、习惯国际法在国际法诸渊源中的地位第36-51页
 二、习惯是国际法的最终效力根据第51-62页
第二章 习惯国际法的形成要件理论第62-97页
 一、国家实践要素第62-76页
 二、法律确信要素第76-84页
 三、国家实践和法律确信:孰轻孰重?第84-97页
第三章 从事实到规范:国家实践转化为习惯国际法规范的一个理论前提第97-131页
 一、近代哲学家超越休谟法则的努力:从杜威到马克思第97-99页
 二、当代学者们的努力:从普特南事实与价值的二分到语言哲学的解释第99-112页
 三、言语建构制度理论对习惯国际法形成机制的解释力及其局限第112-116页
 四、心理主义解释观第116-131页
第四章 游走于“克制”与“能动”之间的国际法院司法实践的实证考察第131-179页
 一、司法能动主义与克制主义之争第131-136页
 二、国际场景下的司法能动主义与克制主义第136-156页
 三、习惯国际法确定中的克制主义与能动主义第156-176页
 四、扑朔迷离的国际司法的未来第176-179页
第五章 确定习惯国际法的司法论证进路第179-210页
 一、法律裁决作出的两种不同进路:从证明到证立第179-182页
 二、习惯国际法的确定需要论证第182-188页
 三、马蒂·科斯肯涅米(Martti Koskenniemi)的国际法律论证的进路第188-195页
 四、习惯国际法的论证进路第195-210页
第六章 通过利益衡量方法确定习惯国际法第210-233页
 一、在国际司法情境下利益衡量方法何以适用第210-218页
 二、国际关系中的利益划分及其关系第218-224页
 三、国际司法情境下的利益衡量的展开第224-233页
第七章 通过整体性解释确定习惯国际法第233-250页
 一、习惯国际法确定的困境第233-234页
 二、德沃金建构性法律解释的向度:符合(fit)与实体(substance)的融贯论第234-239页
 三、习惯国际法中的符合与实体维度:国家实践与法律确信第239-240页
 四、习惯国际法的确定—二要素的一种融贯性解释第240-243页
 五、一个解释例证:美国伊拉克战争构成自卫权的习惯国际法先例吗第243-250页
余论: 中国与习惯国际法的创立第250-257页
 一、国际法律秩序的“大国制造”第250-253页
 二、中国对习惯国际法的态度第253-254页
 三、中国对创立习惯国际法的可能贡献第254-257页
参考文献第257-276页
致谢第276-27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的科研课题第278-28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80页

论文共2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条件下的屯海模式研究
下一篇: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