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三株轻度嗜盐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和降解特性初探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9页
第一章 综述第9-20页
   ·水资源现状第9-10页
     ·水资源危机第9页
     ·我国水资源现状第9-10页
     ·硝酸盐污染与反硝化第10页
   ·好氧反硝化研究进展第10-15页
     ·好氧反硝化的发现第10-11页
     ·细菌好氧反硝化作用机制第11-13页
     ·好氧反硝化的影响因素第13-15页
     ·已经发现的反硝化菌及特性第15页
   ·异养硝化研究进展第15-17页
     ·异养硝化的发现与验证第15-16页
     ·异养硝化的原理第16页
     ·已经发现的异养硝化菌及特性第16-17页
     ·异养硝化在污水脱氮中的应用第17页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第17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8-20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0-32页
   ·实验材料第20-23页
     ·实验仪器第20页
     ·富集培养基第20页
     ·DM(高盐)培养基第20页
     ·异养硝化培养基第20-21页
     ·生理生化实验所用试剂及培养基第21-23页
     ·检测16SrDNA所用试剂第23页
   ·实验方法第23-29页
     ·嗜盐反硝化菌的富集培养第23页
     ·嗜盐反硝化菌的菌种分离第23页
     ·嗜盐反硝化菌的分离纯化第23-24页
     ·优势反硝化菌的筛选第24页
     ·嗜盐反硝化菌的形态观察第24页
     ·嗜盐反硝化菌的生理生化实验第24-26页
     ·嗜盐反硝化菌的16SrDNA序列测定方法第26-27页
     ·研究菌株的降解特性所用的实验方法第27-29页
   ·检测项目和分析方法第29-32页
     ·氨氮的测定第29-30页
     ·亚硝态氮的测定第30-31页
     ·硝态氮的测定第31-32页
第三章 嗜盐反硝化菌的筛选与生理生化特性第32-40页
   ·嗜盐反硝化菌的分离第32-33页
     ·菌样采集第32页
     ·富集培养第32-33页
     ·纯种分离第33页
   ·分离菌株的反硝化性能测定第33-34页
   ·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第34-39页
     ·菌落的形态第34页
     ·菌体的形态第34-35页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第35-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嗜盐反硝化菌的16SrDNA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第40-47页
   ·16SrDNA测序第40-44页
     ·DNA提取第40页
     ·PCR产物检测结果第40-41页
     ·16SrDNA测序第41-44页
   ·16SrDNA同源性分析第44-45页
     ·BLAST检索第44页
     ·16SrDNA同源性分析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菌株的好氧反硝化特性第47-70页
   ·三种嗜盐反硝化菌的生长曲线第47-48页
   ·反硝化性能的影响因素第48-68页
     ·盐度对好氧反硝化性能的影响第48-51页
     ·DO对好氧反硝化特性的影响第51-52页
     ·接种量对好氧反硝化特性的影响第52-54页
     ·pH对好氧反硝化特性的影响第54-59页
     ·温度对好氧反硝化特性的影响第59-61页
     ·碳源对好氧反硝化特性的影响第61-64页
     ·C/N对好氧反硝化特性的影响第64-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菌株的异养硝化效果第70-76页
   ·三株好氧反硝化菌的异养硝化性能第70页
   ·三株菌在DM培养基中的异养硝化性能第70-71页
   ·盐度对三株菌异养硝化性能的影响第71-73页
   ·由FX1单株菌实现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主要结论及今后研究展望第76-79页
 主要结论第76-77页
 研究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6-87页
致谢第87-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岛市湿地保护的公共政策研究
下一篇:高盐度废水生物处理微生物相动态变化及其与污泥性能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