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无线校园网关键技术介绍 | 第12-25页 |
·IPv6 技术简介 | 第12-13页 |
·无线网络认证方案 | 第13-17页 |
·PPPoE 认证方式 | 第13-14页 |
·WEB 认证方式 | 第14-15页 |
·802.1x 认证方式 | 第15-17页 |
·EAP 协议和RADIUS 协议分析 | 第17-21页 |
·EAP 协议结构及类型 | 第17-19页 |
·EAP 协议认证过程 | 第19-20页 |
·RADIUS 协议简介 | 第20页 |
·RADIUS 协议工作流程 | 第20-21页 |
·无线校园网网络安全概述 | 第21-23页 |
·IEEE802.11 安全性分析 | 第21-22页 |
·IEEE802.11i 构建的新安全体系 | 第22页 |
·强安全网络RSN 密钥管理体系 | 第22-23页 |
·IEEE 802.16 协议及WiMAX 技术简介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基于 IPv4/IPv6 双栈的无线校园网设计 | 第25-36页 |
·IPv4/IPv6 混合组网的原则和技术 | 第25-27页 |
·混合组网的实施原则 | 第25-26页 |
·混合组网技术 | 第26-27页 |
·校园网架构探讨 | 第27-30页 |
·全双栈模式 | 第27-28页 |
·隧道模式 | 第28-29页 |
·混合模式 | 第29-30页 |
·无线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 | 第30-35页 |
·网络拓扑设计 | 第30-32页 |
·路由协议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 IPv4/IPv6 的 EAP-TTLS 身份认证系统实现 | 第36-49页 |
·IPv6 地址 | 第36-37页 |
·IPv6 地址表示方式 | 第36页 |
·IPv6 的地址分类 | 第36-37页 |
·EAP-TTLS 安全认证系统的设计 | 第37-47页 |
·EAP-TTLS 认证系统总体模块及功能实体协议栈 | 第37-38页 |
·EAP-TTLS 认证的两个阶段 | 第38-39页 |
·EAP-TTLS 认证过程 | 第39-41页 |
·基于IPv4 的EAP-TTLS 身份认证系统组网结构 | 第41-42页 |
·基于IPv6 的EAP-TTLS 身份认证系统组网结构 | 第42-47页 |
·开发环境及工具 | 第47-49页 |
·FreeRADIUS 概述 | 第47页 |
·数字证书及OpenSSL 概述 | 第47-48页 |
·Wireshark 概述 | 第48-49页 |
第五章 WLAN 与 WiMAX 的融合 | 第49-58页 |
·WLAN+WiMAX:未来的宽带无线 | 第49-52页 |
·WLAN+WiMAX 应用实例分析 | 第52-54页 |
·大唐电信A52000 系统和A52800 系统的完美结合 | 第52-53页 |
·北京邮电大学802.11 与802.16 无缝切换方案 | 第53-54页 |
·WLAN 和WiMAX 联合组网方式 | 第54-58页 |
·802.16-2004+WLAN | 第55-56页 |
·802.16e+WLAN | 第56-58页 |
第六章 实验与结论 | 第58-71页 |
·实验目的及环境搭建 | 第58页 |
·基于IPv4 的EAP-TTLS 认证 | 第58-68页 |
·FreeRADIUS 和MySQL 的安装 | 第58-60页 |
·OpenSSL 安装及证书的生成 | 第60-61页 |
·WA-2210AG 无线访问点的配置 | 第61-63页 |
·数字根证书在客户端的安装及SecureW2 的安装使用 | 第63页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3-68页 |
·基于IPv6 的EAP-TTLS 认证 | 第68-70页 |
·客户端、AP、服务器IPv6 地址的配置 | 第68页 |
·FreeRADIUS 配置文件修改 | 第68-69页 |
·WA-2210AG 无线访问点配置文件修改 | 第69页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9-70页 |
·实验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总结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