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4页 |
·超分子 | 第9-12页 |
·基本概念 | 第9页 |
·分子识别 | 第9-11页 |
·分子自组装 | 第11-12页 |
·影响配位超分子网络结构的因素 | 第12-22页 |
·配体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12-15页 |
·配位点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12-13页 |
·配体的异构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13-15页 |
·金属离子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15-17页 |
·金属离子的配位构型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15-16页 |
·金属离子的半径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16-17页 |
·阴离子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17-18页 |
·氢键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18-20页 |
·π-π堆积相互作用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20-22页 |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选题意义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4-29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4页 |
·试剂 | 第24页 |
·仪器 | 第24页 |
·配体的合成 | 第24-26页 |
·烟酸乙酯及异烟酸乙酯的合成 | 第24页 |
·前体1,5-二溴乙基?N?甲基胺氢溴酸盐的合成 | 第24-25页 |
·配体1,5-二(4-羧基吡啶基)-N-甲基二乙胺(L2)的合成 | 第25-26页 |
·配体1,5-二(3-羧基吡啶基)-N-甲基二乙胺(L1)的合成 | 第26页 |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第26-27页 |
·L1配体参与形成的配合物的合成 | 第26页 |
·L2 配体参与形成的配合物的合成 | 第26-27页 |
·红外光谱 | 第27-28页 |
·配位聚合物结构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分析 | 第29-55页 |
·L1 配体参与合成的配合物 | 第29-45页 |
·[HL1ClO_4 ]n(1) | 第29-31页 |
·{[ZnL1Cl_2 ]·1.5H_2O}n (2) | 第31-33页 |
·{[ZnL1_2 ]·2ClO_4 · H_2 O}n (3) | 第33-35页 |
·{[ZnL1(SCN)_2 ]· H_2O}n (4) | 第35-37页 |
·{[CdL1Cl_2 ]· H_2O }n (5) | 第37-40页 |
·{[CdL1_2 ]· 2ClO_4·H_2O}n (6) | 第40-42页 |
·讨论 | 第42-45页 |
·L2 配体形成的配合物 | 第45-55页 |
·[ZnL2Cl_2·H_2O] n (7) | 第45-48页 |
·{[Zn_2L2_4 (H2_O)_6 ]·4ClO_4· H_2O ·DMF}_n (8) | 第48-49页 |
·{ [ Ag_3 L2_2 ( H_2O )]·3P F_6 · 4H_2O}n (9) | 第49-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配体构象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53-54页 |
·金属离子的配位构型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54页 |
·阴离子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 | 第6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