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导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论文基本结构 | 第12-13页 |
·本文特点 | 第13-14页 |
2. 资产证券化相关理论 | 第14-27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 第14-15页 |
·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 第15-17页 |
·基础资产的选择 | 第17-18页 |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模式 | 第18-19页 |
·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的涵义 | 第19页 |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 第19-20页 |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者 | 第20-21页 |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机制 | 第21-24页 |
·资产重组 | 第21-22页 |
·破产隔离 | 第22-23页 |
·信用增级 | 第23-24页 |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 | 第24-27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状况分析 | 第27-40页 |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 | 第27-28页 |
·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现状 | 第28-31页 |
·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是减少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行为的有效途径 | 第35-40页 |
4. 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 第40-53页 |
·商业银行进行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的基本条件 | 第40-45页 |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具备可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条件 | 第40-41页 |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已具备制度条件 | 第41-43页 |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已具备市场条件 | 第43-45页 |
·利用成本收益模型进行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的动因分析 | 第45-53页 |
·银行进行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45-50页 |
·银行规模对银行进行贷款证券化的边际成本的影响分析 | 第50-53页 |
5.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的具体模式 | 第53-74页 |
·基础资产的选择 | 第53-55页 |
·贷款出售 | 第55-59页 |
·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 | 第59-63页 |
·信用增级 | 第59-61页 |
·信用评级 | 第61-63页 |
·证券设计 | 第63-67页 |
·证券发行 | 第67-70页 |
·资产的管理 | 第70-7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后记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