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文 | 第10-27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景区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国内景区治理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国外景区治理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概念 | 第16-20页 |
·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概念 | 第16页 |
·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构成要素与特征 | 第16-17页 |
·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分类 | 第17-20页 |
·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0-25页 |
·旅游景区性质的界定 | 第20-21页 |
·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3页 |
·旅游体验理论 | 第23-25页 |
·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选题目的 | 第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2 大同市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相关利益者分析 | 第27-35页 |
·大同市旅游景区概况 | 第27-30页 |
·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中的相关利益者分析 | 第30-34页 |
·国家 | 第30页 |
·社会公众 | 第30-31页 |
·地方政府 | 第31页 |
·旅游资源主管部门 | 第31-32页 |
·旅游市场主管部门 | 第32-33页 |
·景区管理机构 | 第33页 |
·景区投资人 | 第33页 |
·旅游消费者 | 第33页 |
·当地居民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3 大同市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分析 | 第35-40页 |
·隶属于文物局的治理模式 | 第35-37页 |
·治理主体 | 第35页 |
·所有权和经营权 | 第35-36页 |
·监督和控制机制 | 第36页 |
·利弊分析 | 第36-37页 |
·隶属于旅游局的景区治理模式 | 第37-38页 |
·隶属于当地政府的国有企业治理模式 | 第38-39页 |
·治理主体 | 第38页 |
·所有权与经营权 | 第38页 |
·监督与控制机制 | 第38页 |
·经营机制 | 第38-39页 |
·利弊分析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4 大同市旅游景区治理新模式的构建 | 第40-46页 |
·大同市旅游资源普查状况 | 第40页 |
·对大同市旅游资源进行价值评价、分级 | 第40-42页 |
·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 第41页 |
·旅游资源的属性 | 第41-42页 |
·旅游资源总体的脆弱性程度 | 第42页 |
·对大同市旅游景区进行抓大放小、分级管理 | 第42-44页 |
·对世界级、国家级且资源脆弱性强的旅游景区采用中央集权式管理 | 第42-43页 |
·对省级旅游景区采取公有属地化管理与委托企业经营相机选择 | 第43-44页 |
·对市县级及以下的旅游景区采用民有民营化管理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