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0 前言 | 第9-16页 |
| ·同乡组织的界定与历史演进 | 第9-11页 |
| ·同乡组织的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 ·选题依据 | 第13-14页 |
| ·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 1 青岛地区同乡组织产生的移民背景 | 第16-20页 |
| 2 近代青岛地区的同乡会馆 | 第20-29页 |
| ·齐燕会馆 | 第20-23页 |
| ·三江会馆 | 第23-26页 |
| ·广东会馆 | 第26-29页 |
| 3 近代青岛地区的同乡会组织 | 第29-36页 |
| ·青岛地区同乡会与早期青岛会馆的区别 | 第29-30页 |
| ·青岛地区同乡会的发展历程 | 第30-33页 |
| ·在青同乡会的制度规章及运作 | 第33-36页 |
| 4 近代青岛同乡组织的发展与政府管理 | 第36-50页 |
| ·青岛同乡组织发展的主要特色 | 第36-38页 |
| ·青岛同乡组织的拓展与变化 | 第38-40页 |
| ·政府对同乡组织的管理 | 第40-50页 |
| 附:近代青岛同乡组织一览表 | 第42-50页 |
| 5 同乡组织在青岛历史上的功能和地位 | 第50-61页 |
| ·青岛的同乡组织在经济方面的功能和地位 | 第50-51页 |
| ·青岛的同乡组织在政治方面的功能和地位 | 第51-53页 |
| ·青岛的同乡组织在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 第53-57页 |
| ·青岛的同乡组织作为"非政府组织"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整合中的作用 | 第57-61页 |
| 6 余论 | 第61-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