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灌溉制度与管理论文--灌溉制度论文

河套灌区区域微咸水灌溉模式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1 引言第10-19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17页
     ·咸水灌溉的适应性研究第11-12页
     ·咸水灌溉技术研究第12-13页
     ·咸水灌溉对环境的影响第13-14页
     ·咸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第14页
     ·地统计学理论第14-15页
     ·地统计学在土壤水盐研究方面的应用第15-16页
     ·地质统计学在土壤研究中的展望第16-17页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7-19页
2 研究区基本情况第19-24页
   ·地理位置第19-20页
   ·气象、土壤第20-21页
   ·水文地质条件第21页
   ·试验介绍第21-24页
     ·田间试验第22-23页
     ·室内实验第23-24页
3 微咸水灌溉的田间试验研究第24-29页
   ·土壤水盐的运移规律第24-27页
   ·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变化第27-29页
4 研究区的空间变异性分区第29-41页
   ·数据处理第29-32页
     ·土壤含水率统计特征值分析第29-31页
     ·土壤含盐量统计特征值分析第31-32页
   ·变差函数及其模型第32-38页
     ·研究区土壤水盐变差函数模型第33-36页
     ·模型的检验第36-38页
   ·研究区土壤水盐空间变异分区第38-41页
5 考虑区域变异的一维垂直非饱和水盐运移模型系统的构建第41-65页
   ·SWAP 模型简介第41-42页
   ·试验区土壤参数和土壤质地的测定第42-45页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第42-43页
     ·土壤水平扩散率的测定第43-44页
     ·土壤质地的测定第44-45页
   ·不同区域土壤水流模型的识别第45-55页
     ·土壤水流模型第45-46页
     ·空间单元剖分第46页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的确定第46-49页
     ·土壤水分初始参数第49页
     ·模型的识别第49-55页
   ·不同区域土壤水溶质运移模型的识别第55-61页
     ·溶质运移方程第55页
     ·模型识别第55-61页
   ·作物模型的识别第61-62页
     ·作物性态第61-62页
     ·模型的识别第62页
   ·一维垂直非饱和水盐运移模型系统的构建第62-65页
6 微咸水利用模式的数值模拟研究第65-74页
   ·灌溉模式的方案设置第65-67页
   ·不同轮灌方案的数值模拟第67-74页
     ·根作层盐分动态第67-72页
     ·不同方案的土壤盐分平衡第72页
     ·不同方案的作物相对产量第72-74页
7 成果与讨论第74-76页
   ·主要成果第74-75页
   ·讨论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作者简介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荞麦剥壳后分离装置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钉轮组合式排种器结构参数优化及其排种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