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法律篇》中的程序正义思想的论述 | 第10-20页 |
第一节 立法中的程序正义 | 第10-13页 |
一、立法程序正义的依据 | 第11-12页 |
二、立法的程序正义的规则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司法中的程序正义 | 第13-16页 |
一、诉讼中的程序正义的制定 | 第13-15页 |
二、刑事司法中的程序正义 | 第15-16页 |
第三节 选举中的程序正义 | 第16-20页 |
一、选举中的程序正义 | 第16-17页 |
二、选举和抽签相结合的程序正义 | 第17-18页 |
三、抽签的程序正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法律篇》中程序正义思想的哲理基础 | 第20-27页 |
第一节 理性的本体 | 第20-23页 |
一、理性的核心 | 第20-22页 |
二、理性的有限性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应用 | 第23-27页 |
一、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 第23-24页 |
二、以人的欲望为尺度 | 第24页 |
三、将意外因素纳入法律范畴 | 第24-25页 |
四、以人性的根本为依据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法律篇》中程序正义思想的性质及特征分析 | 第27-32页 |
第一节 《法律篇》中程序正义思想的性质 | 第27-29页 |
一、完善的程序正义为主导 | 第27-28页 |
二、纯粹的程序正义作补充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法律篇》中程序正义的特征分析 | 第29-32页 |
一、同级主体机会均等,非同级主体机会不等 | 第29-30页 |
二、程序规则应用 | 第30-31页 |
三、民主意愿依程序表达 | 第31页 |
四、神的意志的体现 | 第31-32页 |
第四章《法律篇》中程序正义思想的法理启示 | 第32-39页 |
第一节 程序正义在法律正义中的地位 | 第32-34页 |
一、程序正义处于法律正义的次要地位 | 第32-33页 |
二、实体正义无法完全实现时,程序正义上升到法律正义的首要地位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协调 | 第34-36页 |
一、程序正义以实体正义为基础,作为实体正义的辅助 | 第34-35页 |
二、实体正义无法完全实现时,选择程序正义 | 第35-36页 |
第三节 程序正义的建构 | 第36-39页 |
一、诉讼中当事人平等对抗 | 第36-37页 |
二、法官中立 | 第37-38页 |
三、程序的稳定和连续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