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光镊的理论模型及纳米颗粒的操纵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光镊技术简介第14-15页
   ·研究光阱的理论模型的意义第15-18页
   ·研究光学微操纵纳米颗粒的意义第18-23页
     ·纳米流变学第18-19页
     ·胶体稳定性第19页
     ·纳米组装第19-21页
     ·金属纳米颗粒的操纵第21-22页
     ·量子点的俘获第22-23页
   ·本文的总体构想第23-25页
第2章 几何光学模型中的矢量光线追迹方法第25-37页
   ·传统RO模型的缺点第25-26页
   ·单根光线入射微球的光阱力分析第26-28页
   ·矢量光线追迹方法第28-31页
     ·单根入射光线的追迹分析第28-30页
     ·光线的s和p分量第30-31页
   ·模拟结果与讨论第31-35页
     ·无偏振光束的俘获力第31-33页
     ·偏振光束的俘获力第33-35页
   ·小结第35-37页
第3章 非球形微粒的几何光学模型第37-53页
   ·光线入射界面上的作用力第37-39页
   ·光阱中类球体微粒的光阱力第39-43页
   ·类球体的光阱力第43-49页
     ·球差对光阱力的影响第43-45页
     ·变形比对光阱力的影响第45-48页
     ·光束的偏振特性对光阱力的影响第48-49页
   ·类球体的应力张量第49-50页
   ·类球体的力矩第50-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矢量衍射-矩量法的电磁模型第53-77页
   ·光镊的EM模型研究现状第53-56页
     ·GLMT第54-55页
     ·T矩阵第55-56页
     ·FDTD第56页
   ·辐射力第56-59页
   ·矢量衍射-矩量法模型第59-73页
     ·矢量衍射积分第61-63页
     ·矩量法第63-67页
     ·共轭梯度-快速傅立叶第67-69页
     ·散射截面第69-70页
     ·矩量法的数值误差第70-72页
     ·辐射力第72-73页
   ·模拟结果及讨论第73-76页
     ·介电微球的辐射力第74-75页
     ·高折射率微球的辐射力第75-76页
   ·小结第76-77页
第5章 纳米颗粒的辐射力第77-89页
   ·介电纳米颗粒的辐射力第78-79页
   ·球差对辐射力的影响第79-80页
   ·数值孔径和波长对辐射力的影响第80-81页
   ·光束截面分布对辐射力的影响第81-85页
     ·高斯光束和空心高斯光束的比较第81-83页
     ·界面球差对最佳光束截面的影响第83-85页
   ·RAYLEIGH近似下的金属颗粒的辐射力第85-86页
   ·颗粒在光阱中的稳定性第86-88页
   ·小结第88-89页
第6章 纳米颗粒的三维操纵第89-101页
   ·暗场显微镜第89-90页
   ·实验方案第90-91页
   ·暗视野中的光学微操纵第91-93页
     ·单颗粒的光散射第91-92页
     ·纳米颗粒的俘获第92-93页
   ·球差补偿后纳米颗粒的三维操纵第93-99页
     ·球差补偿第94-95页
     ·临界俘获功率第95-97页
     ·暗场中三维操纵纳米颗粒第97-99页
   ·多纳米颗粒俘获第99-100页
   ·小结第100-101页
第7章 自相关函数法标定纳米颗粒的光阱刚度第101-117页
   ·标定光阱刚度的方法第101-102页
   ·颗粒的受限布朗运动第102-105页
   ·实验系统第105-106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06-116页
     ·自相关函数第107-108页
     ·功率谱第108-109页
     ·滤波对测量刚度的影响第109-111页
     ·Wiener-Khinchin定理第111-112页
     ·采样频率对测量的影响第112-113页
     ·纳米颗粒的刚度第113-116页
   ·小结第116-117页
总结与展望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1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1-132页
附录英文缩写索引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孔金属材料率效应的数值分析与动态压缩行为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贵金属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合成和物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