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法学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2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9-10页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第10-12页
第一章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第12-37页
 第一节 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出现第12-17页
  一、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源第12-14页
  二、阿道夫·伯利与梅里克·多德的争论第14-15页
  三、二十世纪中后期法学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第15-17页
 第二节 法学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第17-24页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界定第18-22页
  二、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界定第22-24页
 第三节 法学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第24-37页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应以尊重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为前提第25-27页
  二、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复合性和层次性,其核心内容是法律义务,外围内容是道德义务第27-30页
  三、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法律义务只包含第一性义务,不包含第二性义务第30-32页
  四、企业社会责任唯一的义务主体是企业第32-35页
  五、企业社会责任的义务相对方是除企业所有权人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第35-37页
第二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当性分析第37-51页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第37-44页
  一、从企业所有权关系的角度分析第37-41页
  二、从企业与国家、社会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第41-44页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第44-51页
  一、在我国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意义第44-46页
  二、法学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第46-51页
第三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国内外实践经验第51-61页
 第一节 国外实践经验及其启示第51-57页
  一、美国的经验及其启示第51-54页
  二、德国和瑞典的经验及其启示第54-56页
  三、南非的经验及其启示第56-57页
 第二节 我国的现状及其分析第57-61页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现状第58-59页
  二、在我国企业经营者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第59-61页
第四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法治化实现路径第61-80页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选择第61-66页
  一、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动力来源第61-64页
  二、选择法治路径的必然性第64-66页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法治的基本原则第66-70页
  一、合法性原则第66-67页
  二、综合调整原则第67-68页
  三、奖惩结合原则第68-69页
  四、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第69-70页
  五、正当程序第70页
 第三节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第70-74页
 第四节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第74-80页
  一、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宏观构建第74-76页
  二、需要建立和完善的相关配套制度第76-80页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例
下一篇:关于“科龙虚假陈述案”的案例分析